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

图片

临床营养科

失眠焦虑营养如何补?——老王叫我来科普

时间:2020-07-22




1. 毒鸡汤是失眠焦虑的罪魁祸首

隔壁老王最近状态不佳,失眠越来越严重,听说已经严重到准备吃安眠药了。

问其原因,主要归纳为三点:小时候学习压力大,毕业了工作压力大,年长了找对象压力大。

小时候老师常说:“年轻人睡那么多干什么,挺挺就过去了,把时间多用到学习上。”

工作了老板常说:“二十多岁是脱贫的年纪,不是脱单的年纪,时间是要用来工作的。”

虽然后来换了份工作,可新老板时常唠叨:“醒时何必多睡,死后自会长眠。”

我告诉老王,那些话都是穷凶极恶的资本家为了剥削劳动人民编出来的毒鸡汤,要少喝。该睡觉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时间。




2. 人是铁,饭是钢,一觉不睡闹得慌

所以老王从小就处于极度紧张的时间状态中,以至于谈恋爱的时间都抽不出来。家人朋友介绍了好几个对象,最终都因没时间谈情说爱黄了,导致生活压力更大了。

然后老王家长站出来说:“你在谈恋爱的年纪都干啥去了?”

老王:“我想早恋的那些年还不都被你们搅黄了!现在想早恋,可是已经老了。”

看着老王日渐憔悴的面容,愈显落寞的身影,真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找不到对象的原因有很多,而长期失眠焦虑让你看上去像个社畜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只有自己先睡好了,才能找到将来陪你一起睡的那个人。






3. 失眠焦虑有什么危害

随着现代生活步伐加快,焦虑失眠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常见症状可以分为夜间与日间现象。

夜间,入睡困难,频繁觉醒,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以及梦中惊醒后出现恐惧感。

日间,精神紧张,思想压力大,易暴躁,心烦意乱,坐立不安,胡思乱想,从而引发头痛失眠,困倦乏力、多汗、心悸等现象。

这些都是身体亚健康状态的标志,千万要注意了!严重者,会引发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系统紊乱、抑郁症等一系列难以治愈的病症。






4. 哪些人容易失眠焦虑

*缺乏深度睡眠的人群。睡眠不是仅仅闭上眼睛睡觉那么简单,它分为多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功效,其中深度睡眠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深度睡眠能促进脑脊液的流动,加速脑部代谢物的排出,保护脑神经健康。有些人喜欢休息时眯一会儿,这虽然能恢复精神,但依然需要充足的深度睡眠来修复身体机能。

*生物钟不规律人群。规律的作息对人体健康很重要,生物钟紊乱会引起内分泌紊乱,从而诱发多种健康问题。比如因为工作原因经常调整睡眠时间的人群,普遍睡眠质量较差。还有些工作日睡得少,周末补觉的人,睡眠质量也会下降。

*有精神压力的人群。睡眠和焦虑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显示,失眠人群比不失眠人群有更高的焦虑和抑郁概率,分别是17.35倍和9.28倍。有精神压力的人也更容易失眠。女性的抑郁程度高于男性。

*缺乏运动的人群。运动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适量运能(如散步和慢跑)能调节大脑分泌,促进深度睡眠,降低疲劳。研究发现,失眠焦虑的人在睡前做一些轻微运动,能提高体温。停止运动30分钟后,体温恢复,人体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5.哪些饮食习惯能治疗失眠焦虑

首先要讲的是寿命营养学(Chrononutrition),也可以理解为饮食钟,即通过改变饮食时间来调节生物钟。人体进食后,会调节5-羟色胺酸(5-HT)、GABA、增食欲素、黑色素浓缩激素、胆碱能、甘丙肽、去甲肾上腺素和组胺的分泌,从而调节生物钟。因此,控制饮食间隔和睡眠时间能调节生物钟。

*茶氨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新鲜绿茶中的游离氨基酸,约占干重的1-2%,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而减少。研究显示,长期坚持喝新鲜绿茶,能平缓情绪,减少焦虑,促进睡眠。同时还能降低心血管、癌症、神经疾病的发病率。

*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研究显示,睡前45分钟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比低碳水化合物或无碳水化合物食物,更能促进睡眠。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群要慎用。

*大名鼎鼎的褪黑素,是目前调节生物钟最成功的商业化产品,服用后半小时就能感到困倦。很多保健食品中都添加了褪黑素来促进睡眠。网上某些品牌的褪黑素甚至卖到9.9包邮,份量够吃两个月。褪黑素是一种非常安全的促睡眠产品,但过量服用褪黑素依然会有危害,因此在不必要的时候,不建议长期服用。

此外,还有富含色氨酸的蛋白质、樱桃汁、猕猴桃和众多微量营养素,长期服用都能安抚情绪、促进睡眠。




6.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

要想活得好,先要睡得好;
要想睡得好,先要吃得好。

所以祝各位都能吃好喝好,活得更好。生活嘛,开心最重要。
至于文章开篇说的老王嘛,少喝毒鸡汤,自然就好了。
 

—— 全文终 ——
喜欢就点点“在看”~



参考文献:
1. Taylor D J , Lichstein K L , Durrence H H , et al. Epidemiology of insomnia, depression, and anxiety.[J]. Sleep, 2005, 28(11):1457-1464.
2. Fultz N E, Bonmassar G, Setsompop K, et al. Coupled electrophysiological, hemodynamic,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oscillations in human sleep[J]. Science, 2019, 366(6465): 628-631.
3. Doherty R, Madigan S M, Warrington G D, et al. Sleep and nutrition interactions: implications for athletes[J]. Nutrients, 2019, 11(4).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