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

图片

健康科普

《医药卫生网》“微博问诊”:便捷之中能否保障疗效

时间:2011-10-27

近日,甘肃省卫生厅宣布,将是否建立微博纳入中医师带徒考核内容。这为近来引起热议的“微博问诊”再添新话题。那么,通过微博这个新的载体,能否在便捷和疗效之间找到平衡点?

本报记者 李荇

时下,开微博已成为各色人等的新宠,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企业、媒体,大家都在纷纷忙着“织围脖”。记者发现,现在就连一些医院及专家也开设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一些医院、专家的微博“粉丝”甚至突破万人。

不用再到医院排队挂号,网上留言就能得到名医回答,医生通过微博拉近了医患距离。与此同时,人们也产生疑问,这隔空的诊疗靠谱吗?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医生开博,患者大喊“给力”

记者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输入“医院、专家、微博”,发现在全国各地医疗机构或医生个人主动进行“微博问诊”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样受到众“粉丝”青睐。

家住郑州的大学生小南,前几天和朋友聚会,又是麻辣鸡头,又是冰镇啤酒,弄得第二天出现腹泻症状。随即小南就通过“微博问诊”得到医生的建议:由于刚刚入秋,胃肠比较虚弱,你又在空腹情况下过量食用辛辣、寒凉的东西,从而伤及肠胃导致腹泻,建议今后几天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并在一周内勿食辛辣、寒凉的饮品和食物。小南遵照医生的建议,没过几天腹泻的症状就消失了。

在某机关上班的小赵,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总是熬夜加班,最近突然觉得身体没劲,头晕晕的,而且脖子一直疼。小赵就通过微博找一位专家咨询,专家给他的建议是:不要长时间对着电脑,要适当起来活动活动,调整自己的作息和饮食。小赵按照医嘱,改变了生活习惯,适当增加了一些体育运动。没过几天,身体乏力、头晕目赤的毛病就轻了很多。

一谈起“微博问诊”的事情,小南和小赵就赞不绝口:“微博问诊既方便、快捷,又省钱省事。不用出门,也不用排队挂号,短短几分钟,寥寥几个字,到医生的微博上发帖咨询一下,就能得到诊断结果及专家的建议。”

正是这种简单方便的就医新形势,受到了许多年轻患者的青睐,甚至有患者直呼:“医生开博,真给力。”

“微博问诊”,医生众说纷纭

“微博问诊”出现后,立刻引起了各方关注,瞬间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医务人员内部也围绕这一新颖形式的得失进行了讨论。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呼吸科主任医师陈卓昌认为:“微博问诊既快速又简单,为患者省去了不必要麻烦。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氛围下,医生和患者利用这个新颖的平台进行问诊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并且微博问诊是医生与患者一对一的个人健康服务,可以实现对某一特定群体健康问题的共同服务,从而以最快捷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建议……”

有专家则认为,在现代医学的系统内,传统的“望闻问切”辨证理念仍然不可丢失。“望”和“闻”仍旧是医生诊断病情必不可少的环节,再加上现代由于环境污染、生活压力等种种因素导致的病情的复杂性,需要依靠一些现代化的疾病检测设备,才能最终确定患者的病情,从而实现对症下药。可是“微博问诊”没有了“望闻切”,连仪器检测也无法进行。医生只能根据患者的简单陈述来判断病情,无形中加大了医疗的风险性及患者诊疗的准确性。

隔空问诊,谁为疗效买单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声,多表明社会各界对“微博问诊”的关注度。神经内科专家王文霞、肿瘤内科专家罗执芬等认为,他们并不否认“微博问诊”的便捷性,只是对其可操作性表示怀疑。比如,“微博问诊”靠谱吗?微博上的诊疗行为到底受不受法律保护?如何保证“微博问诊”的安全性?对于“微博问诊”中出现的误诊、漏诊情况应该如何取证?谁去审核“微博问诊”医生的行医资质?

显然,微博在给人们就医带来方便的同时,其诊疗效果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有专家表示,如果医生只是单纯通过患者的语言描述来确定病因、病种及如何诊疗,不够谨慎与专业,有悖医生的职业操守。在操作中,“咨询”与“看病”的界限也不好掌控,从而使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医疗纠纷难以处置,将产生新的法律问题。

记者采访的专家们纷纷表示,在微博每条140个字数的限制中,患者想要详细描述病情非常难;而医生更是如此,不见真人开方,漏诊误诊的概率可想而知。更要紧的是,网络世界真假难辨,一旦患者遇到一些打着专业医院、知名专家旗号行骗的假郎中、假专家,那么患者的生命健康就更加得不到保障。

因此,专家指出,“微博问诊”目前还是喜忧参半,患者在使用这种就诊方式时需要谨慎,可以把这种就诊方式作为辅助诊疗,或者作为生活方式方面的指导建议,一旦有什么疾病问题,还是要尽量到医院及时就诊。

本篇文章来源于 “医药卫生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yywsb.com/list,94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