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

图片

健康科普

《大河报》5R+“三不”,管住“滥用”

时间:2012-05-18

滥用抗生素,恶果已经很多。“超级细菌”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记者 林辉

核心提示

“滥用抗生素”这个词,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视野中了。细菌耐药的病例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超级细菌”不断出现,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专家表示,大部分呼吸道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此类疾病具有自愈性,而滥用抗生素,很可能会导致以后一旦患上感染性疾病,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

[病例]

长期使用形成耐药性

今年50出头的郑州市民刘刚,经常在外奔波做生意,由于水土不服和饮食不卫生,隔个十天半月就会拉肚子。后来他服了抗菌药——左氧氟沙星。吃了一两天后,效果看似很好。于是,刘刚开始长期备着左氧氟沙星,只要出现腹泻苗头就吃药“预防”。

今年年初,刘刚因泌尿系统疾病到医院住院,尿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是3个+,于是医生给他开了左氧氟沙星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但几天后,刘刚的病情没有好转,医生询问得知刘刚长期小剂量地服用左氧氟沙星,细菌培养时,显示出了耐药性。

郑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于洪涛也碰到过类似情况。前段时间他接诊过一个孩子,因滥用抗生素,一直高烧不退。

那是一名感冒发烧的6岁儿童,为了让他尽快好起来,家长给他用了很多药,而且用的都是“好药”。但结果是,孩子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重了,一直高烧不退。

“我们从孩子的痰里培养出了葡萄球菌。”于洪涛说,因为发现孩子的痰里有血,且出现了脓胸,最后确诊为葡萄球菌感染。

“孩子感染葡萄球菌很少见,我们怀疑是滥用抗生素导致的。”于洪涛说,后来从家长口中得知,他们给孩子先后用了5种抗生素,“儿童感染葡萄球菌后,容易损害肺功能,还会引发血液系统疾病”。

“被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治疗起来非常棘手,部分病人因为感染无法控制而死亡。”于洪涛说,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抗生素使用大国。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到3.3瓶的水平,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人的10倍。

[注意]

抗生素滥用危害大

“抗生素类药品分很多种类,针对不同的病症应该使用不同的药品,患者自行选用往往不能对症,一旦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郑州人民医院药务科副主任李晓华说,首先,可能导致增加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其次,抗生素可能会损害一些重要脏器,尤其是很容易伤害或者潜在伤害儿童体内的脏器,“如果长期使用不当,会导致人体体内的细菌对所有的抗生素都不敏感了,最终会导致感染迅速扩散甚至危及生命”。

说起抗生素的毒副作用,bet36体育投注:医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药学部主任秦玉花指出,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最严重的是过敏反应。“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比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等。”秦玉花介绍说,耳朵对抗生素的副作用最为敏感,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最易影响耳朵毛细胞,使听力下降。

据介绍,由于近年来人们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近几年常有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病人出现。“某些患者的痰培养细菌对90%以上抗生素都耐药,甚至所有抗生素都没用。”秦玉花表示,这都是抗生素滥用惹的祸,抗生素用得太多,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

更让秦玉花担忧的是,近几年有关“超级细菌”的新闻:在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700万,而本世纪初上升到2000万,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大部分人死于“超级细菌”带来的用药困难。2010年我国已发现“超级细菌”感染病例,这意味着“超级细菌”离我们越来越近。

很多人认为,旧药失效后,总会有更新、更好的药物出现,就如同眼下头孢已经从一代发展到了四代。秦玉花对此并不乐观。她说,研发一种抗生素需10年,而细菌产生耐药性只需2年,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远赶不上细菌变异速度。

[提醒]

抗生素使用有原则

“抗生素不是谁想用就能用的,也不是什么状况都可以用的,它有严格的使用原则。”李晓华指出,首先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有指征方能应用抗生素,“在应用抗菌药物前期,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合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药代动力学特点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李晓华说,在症状出现前期,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早控制感染症状,减慢和控制患者病情的进展。

“对于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李晓华表示,只有出现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才应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但是,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则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李晓华说,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以减少联合用药导致的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应用抗生素前,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减少用药禁忌,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老年人、儿童用药时尤要注意调整剂量”。

[建议]

医生坚持5R

患者应“三不”

 

秦玉花表示,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规范使用抗生素不能单纯“管”医生,也要从患者方面着手。

“当然,首先医生要合理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抗生素滥用。”秦玉花建议医生要坚持“5R”原则,即:

Right patient——有用药指征方可用药;

Right antibiotic——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Right time——选择合适的时间,即早期治疗和适当的疗程;

Right dose——正确的剂量;

Right route——正确的给药途径。

秦玉花表示,医生执行“5R”原则对患者来说,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起到提高治愈率的作用;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以起到降低细菌耐药发生率的作用;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可以减轻患者负担,节约社会资源。

同时,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建议做到“三不”:

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有病一定要去看医生,不可自作主张。

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大部分感冒不是细菌感染,不要要求医生开抗生素。

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按时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起。更不要随意超剂量服用抗菌药。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2-05/16/content_71052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