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

图片

健康科普

《大河健康报》认识老年痴呆症状 比改名字更迫切

时间:2012-11-06

今年9月,央视联合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共同呼吁将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老年痴呆症”改名字,呼吁引起了卫生部重视,在10月10日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海华称老年痴呆症是通俗的叫法,它有一个学名,叫“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现老年痴呆这个病的医生的名字。但由于这个病名拗口,普及有一定难度,相关专业机构已经启动了更名程序。

 

早在2008年,歧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现象就曾引起过大家的关注。那是在2008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郭达、蔡明表演的小品《梦幻家园》,在这个小品中,劣质楼盘售楼小姐蔡明大战倒霉业主郭达,就小品本身而言,是鞭挞当前楼市怪现象的好作品,但是,这个小品多处对老年痴呆症的嘲讽,尤其是高八调的“你老年痴呆啊”,让人听了格外刺耳。观众认为小品缺乏人文关怀。

 

实际上,医学上有很多带有歧视色彩的名字,比如红斑狼疮、牛皮癣、羊角风等,老年痴呆症只是众多带有歧视色彩病名中的一个。

 

bet36体育在线:老年痴呆症的更名,并不全是赞同声。反对者认为,老年痴呆症虽然带有感情色彩,但“老年痴呆”更为直观、形象。bet36体育投注: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杰文说,“老年痴呆症”改不改名意义并不大。现实生活中,人们只知道老年痴呆这几个字,并不知道老年痴呆症到底是什么样的表现,更不知道老年痴呆的危害,也不知道能够治疗。张杰文认为,搞清弄懂老年痴呆症,比改名字更迫切,更有价值。

 

□记者 蔡建华 实习生肖霄

 

老年痴呆症 症状五花八门

 

1

 

一提起“老年痴呆症”,人们就会把它与记忆力下降、健忘等联系起来。其实,老年痴呆症不仅仅是记忆力下降那么简单,它的症状五花八门,既怪诞又可笑,有些行为就连医生也想不到。张杰文主任医师向记者介绍了他在临床中遇到的不同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的故事。

 

●故事一:见人就要吃的,家人不敢让他出门

 

提起父亲,小刘直摇头,一脸的无奈:“太丢人了,见人就要吃的,根本不敢让他出门!”

 

小刘的父亲今年58岁,曾经是大货车司机,年轻时走南闯北,接触的人多,见识也广,人也大手,和朋友吃饭时,每次都抢着付钱。近两年,家人发现他变了,变得越来越“抠”了,和亲戚朋友聚餐时,即使兜里装着钱,也不付账。更麻烦的是,他走到大街上,只要见到别人吃东西,不管认识不认识,都要上前要吃的。为了防止他给别人要吃的,每次出门,家人让他带个包,包里装满零食,即使这样,仍然阻止不了他的索食行为。

 

眼瞅着父亲的怪异行为越来越严重,小刘和家人坐不住了,带他到医院治病,大夫说他父亲得的是老年痴呆症。听到这个结果,小刘很是不解,他父亲记忆力非常好,几十年前的事,仍然清晰记得,怎么就得了老年痴呆呢?

 

●故事二:她说:孙女偷我的袜子,儿媳妇偷我的油

 

常女士是哭着走进医生诊室的,她向大夫诉说:“上周我回家过周末,奶奶竟说我偷了她的袜子。您说,我怎么会偷一个老太太的袜子呢?更何况她是我的亲奶奶。”

 

常女士的奶奶今年80岁,身体非常好,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也不高,她生活能自理,所以一个人在老院子住。近几年,家人发现她的行为越来越奇怪了,家人不敢去她房间,只要有人去,她就说是去偷她东西。常女士从外地回老家探望她,她就给邻居说,她的孙女偷了她一只袜子,说得有板有眼,像真的一样。比常女士更郁闷的是她妈妈,奶奶见人就说:“我儿媳妇老去厨房偷我的油。”老太太还经常说,她儿子偷她的电。

 

除了说家人偷她东西外,常女士的奶奶还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为了防止她走丢,家人专门给她买了手机,还教了她怎么用。但是,家人打她手机,老太太从来没接过。

 

●故事三:老说她没吃饭,还找不到卫生间的门

 

“明明刚吃过,邻居问她吃的啥饭,她说啥饭也没吃,还说已经3天没吃饭了。”郑女士说,她妈妈哪样都好,能走能吃,就有一点不好,老爱说谎话,老是说自己没吃饭,弄得郑女士在邻居面前很没面子。

 

郑女士找医生咨询,专家说她母亲不是故意说谎,很可能得了老年痴呆症。刚开始,郑女士还将信将疑,再后来,老太太经常找不到卫生间的门,她才确信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

 

郑女士的房子不大,总共才80多平方米,可她母亲每次都不能顺利地找到卫生间,有时候,为了找到厕所,她会把所有房间的门都打开。为了让母亲顺利地找到卫生间,郑女士专门在卫生间的门上挂一个京剧脸谱(她母亲爱听戏),即使这样,母亲仍然不能顺利找到卫生间。郑女士还发现,原来爱干净的母亲,每次从卫生间出来,竟然会忘记冲马桶和洗手。

 

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性格”就像个孩子

 

2

 

总有一天,父母会成为我们的孩子。这句话,用到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因为,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就像个孩子。

 

老年痴呆者早期走路无异常,说话口齿也清楚,在外人看来并无异常,患者本人也往往不承认自己有病。直到后期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他人协助洗澡、穿衣,在熟悉的住所附近也会走失等才被家人发现或重视。

 

老年痴呆的早期发现是很专业的工作,需要医生进行鉴别,患者通常都是到了疾病的中晚期,才到医院就诊。老年痴呆症除了大家熟知的记忆力减退,不会计算收支外,性格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原本沉默寡言的人变得滔滔不绝,原本性格开朗的人变得淡漠少语,情绪大幅度波动,性格变得多疑。

 

有的老人会把好吃的东西藏起来,不给家人分享;有的老人跟踪到儿女的房间里,窃听甚至窥视他们在做什么;有的出现了幻听幻视,拿着棍子追打自己在幻视中看到的物体等;有的老人不缺钱,却喜欢捡破烂,把家里堆得像垃圾场。

 

有些危害,你可能想不到

 

3

 

老年痴呆症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有时候,导致的危害就连患者和家属都想象不到。

 

前不久,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接诊了一位昏迷患者,检查结果提示血糖低,心、脑检查一切正常。经进一步了解,患者既有糖尿病又有老年痴呆症,家人说老人是中午吃完药后出现昏迷症状的,老人吃药时,家人并不在现场。医生初步判定,老人昏迷很可能与老人痴呆有关,因为记忆力下降,老人吃过降糖药后很快就忘记了,然后出现了连续多次服药的情况,才导致低血糖的出现。

 

有过量服药的情况,就有忘记吃药的时候。如果家有老年痴呆症患者,最好不要把药交由患者自己保存,药最好由家人掌握,何时吃,吃多少由家人决定和派发,并做到看药到口,不吃不走。

 

一位老年痴呆患者,外出买盐后找不到回家的路,直到晚上,仍然没有回家。因为眼神不好,老人被路边的砖块绊倒,后检查为股骨头骨折,不得不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得了老年痴呆症,最痛苦的不是患者本身,而是照料他们的家属。在众多照料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属中,八成以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有的人甚至患上了抑郁和焦虑症。

 

老年痴呆能治疗,中医中药效果好花费少

 

4

 

“老年痴呆”很形象,在普通大众中广为流传,但该称谓暗含痴呆不是一种需要治疗、可以治疗的病,给了大家错觉,实际上,老年痴呆症是可以治疗的。

 

目前,医学界并没有把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彻底搞清楚。经过研究发现,人之所以能产生记忆,是大脑中的一种叫胆碱的物质在起作用,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胆碱释放量只相当于正常人的10%,所以,西医治疗老年痴呆症时,常用一些增强胆碱的药物。

 

另外,专家还发现,老年痴呆的患者大脑有萎缩,而且大脑缺血,脑细胞死亡现象明显。所以,专家还会用扩张脑血管的钙拮抗剂。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专家发现,有些时候现有治疗痴呆的西药对于疾病的防治效果并非想象中那么好。张杰文主任医师说,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西药种类少、价格昂贵、需长期用药、不在医保范围内,很多患者诊断明确也负担不起治疗费用。中医中药则可发挥活血化淤的优势,促进大脑血液的供应,改善脑血管局部微循环,解决老年痴呆患者大脑缺血的问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中西医结合脑病科主任医师崔书克教授说,长期以来,老年痴呆的治疗主要依靠西药,西药只能在短期内改善症状,而且存在效果越来越差的情况,并不能很好地延缓病情发展。

 

治疗老年痴呆症,目前倡导联合用药,尤其主张早期中西医联合用药。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病位在脑,病本在肾,常累及心、肝、脾。治疗上,中医常把痴呆分为肾虚、痰浊、血淤等不同症候,不同症候的疗法和方药也不同,如使用补肾益髓法治疗肾虚、补益气血法治疗血淤等。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采用针灸的方法治疗老年痴呆症,针灸的部位通常有人中、四神聪、本神、足三里、太溪、悬钟及百会、大椎、命门、肝俞、肾俞等穴位。

 

5

 

护理和治疗

 

同等重要

 

 

对于老年痴呆症的治疗,通常是对症处理,很难彻底治愈,甚至专家也无奈地说“治疗老年痴呆要坚持用药,直到无效为止”。所以,如果家里有老年痴呆症患者,做好照料、护理工作和治疗同等重要。

 

如果家里有条件,最好由专人负责老人起居,特别是老人外出时,要有人跟随。患者在不得已单独外出时,家人应把患者的姓名、家庭地址、家人的联系方法等写在卡片上,并让患者带在身上,以防走失。

 

平时应尽量保持患者生活环境稳定,不要轻易搬家,多和老朋友接触交流。痴呆者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很差,生活环境的改变会使其不知所措,加速自理能力的下降。

 

生活中,要相信老年痴呆症患者,不要替他们包办一切。照料痴呆病人,并不等于替他做一切事,那将使其生活能力迅速下降。应鼓励其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老人有成就感。

 

不要试图让老年痴呆患者掌握使用电器、开关天然气等工作,我们看来很简单的问题,他们会认为很复杂,如果他们掌握不了这些技能,不仅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还会加重他们的挫折感,引起不必要的情绪反应。家人只需要让他们掌握厕所在哪儿,在哪个房间睡觉,如何找到自己的家即可。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特点是对刚刚发生的事容易忘记,但对年轻时、很久以前的事记得很清楚。所以,要经常和老人聊聊“过去”,这样,既满足了老年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又缓解了老人的抑郁情绪,是锻炼痴呆者思维的好方法。

 

http://newpaper.dahe.cn/dhjkb/html/2012-11/06/content_80632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