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调侃:有一种等待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
□记者 魏浩
阅读提示
这两天,全省最低气温5℃到6℃,最高气温也不过14℃到16℃,且伴有大风,让人“心生寒意”。不少人大呼被快速回落的低温hold住,除了感受到寒意之外,骤然降温对哪些疾病威胁最大?且看近日疾病高发排行榜及其应对招数。
No.1 心脑血管疾病——天冷最容易伤“心”
突然降温,影响最大的人群就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两天,门诊上的病人量比平时多了2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李凌说,前来就诊的心肌梗塞、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人明显增多。
据介绍,气温骤然下降,人的心脏负担就会加重,此时中老年人或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往往会出现种种不适应。当寒冷使血流速度减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时,毛细血管也可能发生硬化,甚至出现小动脉持续痉挛,由此造成的脑中风、心肌梗塞、心脏衰竭的发病率就会增高。
尤其在清晨,气温是一天中最低的时候,低温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加强,造成血压波动,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有统计显示,约有七成到八成患者都在清晨猝发病症。
应对方法: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增衣保暖,尤其要做好头部保暖,戴上帽子、围巾,尽量减少外出次数。有晨练习惯的患者最好将锻炼时间安排在午后日暖时分或者下午,避免突发意外。
同时,要按时服药。不要太早起床,起床时也不要立刻离开棉被,躺两分钟后再起床,让体温变化不那么大。高血压患者因为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变化大,平时最好养成量血压的习惯,血压若偏高,要到医院调整药物量。不吃冷食和油腻食物,多饮水,多吃清淡食物。
No.2 呼吸道疾病——冷风吹来“感染”多
温度突然大幅度下降,对呼吸道疾病患者也是一大考验。昨日,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呼吸内科门诊上,主任医师陈卓昌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天一冷,患者比以往多了一倍。”陈卓昌说,最受影响的就是“感染类”病人,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哮喘等患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受强降温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诱发过敏性鼻炎的病人也较多。
据介绍,强降温对于人体来说,最先经受考验的就是呼吸系统。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由于其本身呼吸系统的防御机能就已经下降,再加上外界降温、冷风的刺激,就会使此类病人的病情加重。
应对方法:
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口罩、眼镜等,预防风沙对眼睛、嘴巴、鼻子的侵袭,在外逗留时间不要太长。
多喝水防干燥,多吃豆腐、瘦肉,以及含丰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白菜、西瓜、苹果、梨、香蕉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此外,在家中用加湿器、养花养草以及养鱼等办法,增加室内的湿度。切莫因为天冷就不愿开窗,因为混浊的空气增加了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几率。
No.3 风湿、关节炎——低温让关节很受伤
低温,使风湿病患者更痛苦。
据bet36体育投注: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孙永强介绍,90%的风湿病、类风湿病人对气候变化敏感,气温不稳定,突然出现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都易诱发风湿病。而风湿、类风湿病患者平时以疼痛为主,但强降温会加重患者的疼痛,使症状更明显。这是由于患者关节及其周围血管、神经功能不全,天冷时血管舒缩缓慢、不充分造成的。
此外,天气转冷,关节炎患者也会明显增多。这其中以中老年人居多,但也不乏年轻人,尤其以爱穿裙装的年轻女性居多。据了解,天冷出现关节疼痛,基本上是因为骨关节炎、风湿类关节炎,以及半月板损伤造成的。中老年人大多是因为关节退行性病变,而年轻女性出现关节炎症则大多是因为让关节受冻所致。
应对方法:
患风湿病、类风湿病的病人尤其要加强四肢关节处的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加重关节疼痛。
骑自行车、电动车出行的人,不妨戴上护膝、护腕,保护关节。同时,应当避免长时间站立,减少膝关节的负重。另外,老年患者由于关节变得僵硬、不灵活,还要注意防滑,避免意外跌倒造成骨折。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1-10/26/content_60504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