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

图片

健康科普

《河南日报》心脏的“守护神”

时间:2012-11-01
□本报记者  李旭兵

  他是全省首例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完成者,他带领的团队累计完成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1700多例,最多的一天曾创下连做6台手术的纪录;作为一名自农村长大的知名专家,他连患者的一面锦旗也不收,而且千方百计让患者少花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他,就是程兆云,今年48岁,现任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心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冠心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优秀医师奖——金刀奖”唯一的获奖者,被众多患者誉为心脏的“守护神”。

  省内冠脉搭桥“第一人”的忙碌生活

  要见程兆云,很难。

  他的手术总是排得很满,他的患者来自各地。“从来不奢望午觉,晚上从来没有准时下过班。”程兆云说,他的团队对每天超负荷50%~100%的工作量早已习以为常。

  今年511日,程兆云要挤时间去台湾参加学术交流。临走前,他“突击加班”。他带着一帮人,两个手术间来回上阵。连续19个小时,他一共主刀了6台手术。

  程兆云做冠脉搭桥手术不仅数量全省最多,而且效果卓越。

  全动脉搭桥,就是搭桥用的血管,全部从动脉取下。这样的手术不仅时间长、难度大,而且没有额外的费用,就是在搭桥手术发达的美国,比例也只有4.1%。但对于患者,术后远期效果好,生活质量高,程兆云就一直坚持。

  用线“精、细”。为了达到更好的愈合效果,程兆云缝合血管时一直使用最细的进口8-0线,这种比新生儿胎毛还细的线,在无影灯下几乎看不清,却需要用它在直径1.5~2.5毫米的血管上缝8~12针。在卖缝线美国公司的销售记录里,中国医生能使用8-0线的只有5个人。

  12年来,程兆云团队先后填补了9项河南空白,其中3项达国际先进水平,5项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想方设法让患者少花钱早出院

  程兆云的老家在漯河农村,他记得,以前从老家出来上大学,要先走到县城,坐长途汽车赶到漯河,然后才能坐上火车。

  面对表情焦灼的患者,程兆云总是想:人家远道而来找到你不容易,要千方百计把病人早点治好。

  为了让患者少等待,他们科的很多大夫经常是吃住都在科室,毛巾、牙刷样样俱全。科里的医生赵子牛说,有一次,忘记从家里带剃须刀,也没时间回家取,结果几天下来胡子就长得满脸都是。

  医院临床用血紧张,程兆云团队大力发展患者自体输血,不仅为患者省了钱,还避免了排异风险。一年下来,全科的用血量比上年下降了三分之一。

  为促进患者康复,程兆云团队还选用年资较高的专业护师,利用有限的场地对术后患者进行独创的心脏物理康复治疗。

  在程兆云团队的努力下,过去要排队一个月才能做上手术的患者,如今通常入院第二天就能检查,第三天手术,7~10天就可出院。

  踏实认真追求学术的卓越

  心外科是体现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在十几年前,我省心外科由于水平落后,很多患者不得不出省治疗。

  近十年来,我省心外科快速发展,从被省外同行“歧视”到如今手术量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程兆云认为,是靠河南人踏实和认真、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达到了如今的水平。

  1997年,程兆云以科室考试第一的成绩被公派到澳大利亚研修,三年时间里,他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手术操作和观察病人的机会,常常省掉自己吃饭的时间,用英文写了上千页的学习笔记。

  如今,程兆云依然勤奋好学。在他办公室的书柜里,精心保存着他从2000年以来做过的1700多例搭桥手术的手绘示意图。每张图上面,黑线代表原有的血管,红线代表搭桥的血管,血管粗细、搭桥切口都绘得十分清楚,每张图的右下角都标注有手术日期、病人概况。

  “每个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将成为一个反映河南人冠脉搭桥特点的完整数据库。”程兆云说,这些记录还可用于患者的复查、回访。

  看着程兆云满满的时间表,记者问他会不会有时也觉得累?他笑答:身体累,但精神上不累!前天有个心绞痛病人到医院复查,这个病人手术前走十几米就要发作一次,但现在走十里路也没事!程兆云说:“看到病人康复的成就感,是什么都比不了的!

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2-11/01/content_80462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