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

图片

健康科普

《大河报》重点复习、适量运动、放松心情、轻装备考……考前一周轻松走过

时间:2013-05-31

□记者 张瞧

 核心提示 |  距高考还有7天,面对功课中尚存的“短板”、师长的高度关注和寄予的厚望,考生心理压力空前大。教育专家指出,考前心理调整比起复习冲刺更重要,考生和家长都需减压,才能营造考前最佳氛围。考生如何调整状态,自信从容地迎接高考,是每个考生、家长关注的话题。

 【案例】

 乖乖女“抱佛脚”变“刺儿头”

 几日前,郑州一中心理辅导教师许小安,接到一名高三女生芳芳求助。芳芳称,如今正是高考复习最为紧锣密鼓的时候,为了能令自己的成绩更上一层楼,她熬夜复习,打破了正常的作息规律。

 有次在家,芳芳将自己关在卧室中,正专心解一道数学题,突然母亲推开门,小心翼翼地告诉她该吃饭了。不知怎地,芳芳突然脸色一沉,将手中的笔使劲往地上摔去,并高声冲母亲喊道:“没长眼睛?没看我正学习吗?出去!”母亲被骂走后,芳芳大哭一场,觉得心里好受了些。但事后却不知该如何面对对她极尽关爱的母亲。

 许小安说,芳芳原本在师长和父母眼中是个乖乖女,在叙述事件时,言语中也满是对母亲的愧疚。“芳芳求胜心切,自己施压太大,考前焦躁让她情绪失常,才会引发一些异常言行。”

 【疏导】

 察言观色,巧助孩子过关

 临近高考,考生心里的弦已绷到极致,身体、心理非常疲惫,需要放松。一些考生出现焦虑、抑郁等考前综合征,常表现为一些身体、心理症状,如失眠、头晕、头痛、胸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食欲差、胃肠不适、嗜睡、全身无力、情绪低落等。

 许小安指出,家长可留意孩子情绪变化,发现异常及时疏导。考前是考生心理敏感、脆弱的时期。家长不能放任孩子独自面对压力,到关键时刻才来关心,反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父母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反应,加强亲子沟通,引领孩子正确面对失利、挫折,迈好人生的这一步。”

 父母也可提示考生劳逸结合,陪孩子在学习之余适当做些运动,或听些舒缓的轻音乐,帮考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正常茶余饭后与孩子的闲谈,聊些轻松话题,尽可能减少对考生的关注。

 考生太淡定,家长崩溃了

 【反差】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州五中心理老师刘俊涛称,高考前,表现淡定的学生,其父母却往往“hold”不住。一些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得很淡定,通常在班里的成绩上等,家长和老师希望他们在高考冲刺阶段成绩能再提升些;而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则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陈先生称,看到儿子在家不用功学习,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要跟孩子发脾气。“媳妇还没跟我说两句话,就会吵起来!真崩溃!心情糟透了!”刘俊涛表示,陈先生的情况具有代表性。“有的家长比考生更焦虑,但家长不能再给孩子施压了,过度的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此时,家长更应是“后勤保障员”,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应当允许、鼓励、引导孩子适当放松,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学习和高考。

 “父母要‘正常’,不必刻意营造绝对安静、独立的空间。稳定的情绪有利于孩子保持良好心态。信心十足的家长,容易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告诉孩子,尽力去做就好。父母合理的期望有利于孩子减压。安排好每日的饮食,保证孩子健康、精力充沛参加考试。不可让孩子挤睡眠时间学习。”刘俊涛说。

 当生理期撞上高考日

 【纠结】

 日前,一条“尖子考生被老师建议吃避孕药推迟生理期”的微博引发网友热议。郑州杨女士的女儿马上要高考,生理期正好撞上高考。她问:“女儿痛经且经期情绪焦躁。女儿担心生理期会影响考场发挥,坚持要推迟周期,还说这方法早几年就有学姐在用,大家已见怪不怪了。吃避孕药推迟生理期靠谱吗?对孩子身体影响大吗?”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李睿告诉记者,一些女运动员在参加大型比赛时,为了稳定情绪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往往也会提前或推迟生理期。“如果有必要的话,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妇产科主治医师樊茹佳指出,一些高中女生的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服避孕药有副作用,所以不建议女生靠药物避开经期,经期不适症状较重的女生才建议服药。“有痛经经历的女生,生理期吃止痛片也不能缓解不适,服用短效避孕药推迟生理期是相对安全的,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刻停药。”

 轻松过好每一天

 【运动】

 每个考生都有一套学习、迎考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考前一周重点复习,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可取。”bet36体育投注:实验中学的朱丽老师说。

 “考生可以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来复习每门功课,以保证自己知识点的横向、纵向连贯。注重温习平时的失分点,把最易失分的题目用两天左右的时间集中回顾一下。”管城二中的李军强说,考前一周可静心梳理知识点。

 许小安说:“清晨、傍晚,考生可以根据平时的运动量,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一些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让眼睛、大脑得到充分放松。”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3-05/31/content_902080.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