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

图片

健康科普

了解肝炎 立刻行动

时间:2016-08-01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肝炎,立刻行动”。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公报称,全球范围内中国肝炎负担最重;全球2.4亿慢性乙肝患者中,超过1/3生活在中国。那么,该怎样认识肝炎?记者近日采访了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感染科主任尚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余祖江、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苏英。下面,让我们分享他们的观点。


肝炎的那些谣言


1.乙肝只有3种传播途径?


   辟谣: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乙肝有3种主要传播途径,有35%的乙肝感染病例传播途径未明。


2.运动可以预防肝炎?


   辟谣:目前,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运动不能预防肝炎。患有肝病的人应注意休息,不建议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


3.吃蒜可以防肝炎?


  辟谣:大蒜对肝炎病毒不起作用。相反,大蒜的某些成分对胃、肠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消化,进而加重肝炎患者病情。此外,大蒜的某些成分还可能造成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4.肝区不痛就不会患肝病?


  辟谣:一旦被确诊为脂肪肝,通过精确检查,就可能发现肝脏有一定的炎症。脂肪肝和脂肪型肝炎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专家建议,一旦患上脂肪肝,应该立刻进行干预治疗,不要拖延。


5.甲肝患者不需要分餐?


   辟谣:如果是甲肝患者,不仅要分餐,而且要吃煮熟的食物,不能吃生食。


6.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传染性?


 辟谣: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主要看其乙肝病毒抗体是否阳性及载毒量。如果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或体液的乙肝病毒载毒量很高,那就具有传染性。


7.乙肝病毒不能间接传播?


  辟谣:乙肝病毒是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的。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是艾滋病病毒的50~100倍。艾滋病病毒在体外几乎没有生存能力,因而没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乙肝病毒在体外各种器物表面可以生存7天以上而不失传染性,是可以间接传染的。


8.乙肝会遗传,不能结婚、生小孩?


   辟谣:乙肝是传染性疾病而非遗传性疾病。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生孩子基本不受影响。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生育时如果进行母婴阻断,可以生出健康的宝宝。对于剖宫产分娩宝宝就不会感染乙肝病毒的说法,医学研究证明,剖宫产不会降低乙肝传染的概率。


9.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必要看医生?


 辟谣:由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会“悄悄”地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一旦发现有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就要定期(3~6个月)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10.得了乙肝就等于得了肝癌?


  辟谣:乙肝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恶化,最后发展成肝癌,但并不是所有的乙肝病例都会发展成肝癌,只有反复发作的慢性肝炎,在特定情况下才会发展成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中,有两三成的患者会发展成肝癌。


11.肝纤维化不能被逆转?


  辟谣:通过抗病毒治疗的确能延缓或控制肝硬化的发生,甚至一部分肝硬化可以被逆转。


肝炎的危害大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当前,中国有9000万慢性乙肝患者,其中2800万人需要治疗,700万人需要紧急治疗。此外,全球有1.3亿至1.5亿丙肝患者,中国慢性丙肝患者约为1000万人,其中250万人需要紧急治疗。据估计,中国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与肝炎有关的并发症。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说,中国每13人中有1人是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感染病毒,肝炎成为一种“无声的疫情”。如果这些人不接受治疗,其中1/3的人会患上癌症等致命疾病。但世界卫生组织也表示,过去几十年,中国在抗击肝炎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苏英说。

   “根据2006年我国对1~59岁人群进行的一次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1992~2006年,我国至少有8000万人免受乙肝病毒感染。”苏英说。

   “在2015年最新的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中,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由10%降至1%以下。同时,近年来甲肝报告发病数也呈持续下降趋势。”余祖江说。

   更可怕的是,得了肝炎后,患者还要遭受歧视的困扰。

   今年45岁,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刘先生说:“1年前,我被查出乙肝,身边的人知道后,虽然表面上对我都是客客气气的,但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对我的疏远。每次单位聚餐,我都找各种理由推脱或者自告奋勇值班。”

   尚佳说,肝炎患者受歧视表明整个社会对乙肝的认识存在偏差。bet36体育投注:肿瘤医院肝胆胰病区护士长江永军认为,一个人长期悲观、失望,内分泌会紊乱,极易诱发身心疾病。

   尚佳表示,乙肝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水平传播,即通过血液、性途径传播;一种是垂直传播,即通过母婴分娩传播。也就是说,肝炎患者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极小。目前,他还没有发现通过消化道感染肝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大家做好预防保健工作,一般不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

理性认识肝炎的危害

   受访专家认为,在防治肝炎上,患者通常有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闭口不提。知道自己有肝炎,怕被人歧视,就不去治疗,任其发展。这不仅伤害了自己,同时还可能伤害到身边的亲人。二是有病乱投医。只要一听说能治好肝炎,不管大医院、小诊所,乱看病、乱吃药,最后不仅耽误了病情,有时候还加重了病情。三是轻信谣言。听了各种谣言,盲目担心和害怕。那么,该怎样防治肝炎呢?

   余祖江表示,慢性乙型肝炎最重要的治疗目的是阻止其发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概率。目前,乙肝治疗的目的,是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不是根治它。

   据了解,肝炎家族成员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防治肝炎,首先要了解这5种肝炎的特点。

   尚佳表示,对于病毒性肝炎而言,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类似,都是通过粪便、口水传播。炎炎夏季,吃半生不熟的海鲜极易中招儿。“对付它们,首先要注意在加工海鲜时,最好用专门的菜板,千万不要用一个菜板既切海鲜又切熟食,以免菜板上隐藏的病菌感染熟食,造成病毒传播。”尚佳说。

   乙肝和丙肝主要通过母婴、性接触以及血制品和医源性传播。“现在的年轻人到没有资质的美容机构接受文身、文眉等服务,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较高。吸毒也会传播病毒。”苏英说。

   丙肝的传播则非常隐蔽。“丙肝漏诊率高达90%。据统计,初次感染丙肝病毒的潜伏期是2~16周,平均是六七周。丙肝最典型的症状是疲劳乏力,不少人认为只要注意休息就可改善,所以丙肝很难被发现。”苏英说。

   正因为这样,到医院看病的丙肝患者往往是在发生了肝硬化后才去治疗。“其实只需要抽一毫升血查查丙肝抗体,丙肝就会‘现身’。若不及早治疗,70%~90%的丙肝患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10%~15%的患者可能在感染后20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并缓慢进展,其中10%的患者会发展为肝衰竭,之后1%~5%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癌。”苏英说。

   专家表示,丁肝单独造成的危害不大,但是一旦与乙肝结合,便会显示出较强的破坏性,加重乙肝患者的病情。因此,乙肝患者如果同时患有丁肝,要格外注意。

据了解,目前,乙肝可以通过药物控制,丙肝则可以通过药物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