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小孩一出现流鼻涕、喷嚏、揉鼻子、清嗓子,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出各种感冒药。有一次跟我吐槽说,咋感冒这么频繁,鼻塞流涕总也治不好呢?我作为一名检验科医生,从事检验相关工作多年,就从检验的角度给邻居解释一下“感冒”到底是真是假。
是不是有感染?从检验的角度来说,一些检验结果能够明确病因,指导用药。很多患者怀疑自己“感冒”、浑身不舒服到医院就诊后,医生会根据病史、问诊等综合考虑,普通感冒患者直接开药。有些需要补充检查,比如最近这个冬天有很多发热、咳嗽、流涕的患者经常会查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项目,通过抽血或者咽拭子的方式取得标本,从实验室检查判断具体结果指导用药方向。
是不是有过敏?对于一些患者来说,鼻塞流涕在家按照感冒治疗效果不佳,会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医生评估之后,对有些患者可能建议测过敏原。貌似跟感冒症状相似的咳嗽、流鼻涕、鼻塞等也有可能跟过敏有关。
常见过敏原检测 :检验科针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已经开展的吸入性过敏原体外检测项目有多达9种组合(包括1树组合:柳树/杨树/榆树;2普通豚草;3艾蒿;4尘螨组合:屋尘螨/粉尘螨;5屋尘;6猫毛;7狗上皮;8 蟑螂;9 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等)。同时也可以开展食物性过敏原检测项目10种组合(包括:1葎草;2鸡蛋白;3牛奶;4花生;5黄豆;6牛肉;7羊肉;8海鱼组合:鳕鱼/龙虾/扇贝;9虾;10蟹)。一般可以通过抽血、点刺等方式进行检测。
健康小提醒:冬季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容易出现感冒等类似症状。如果是鼻塞流涕反复发作;反复干咳、喘息、夜间憋气、运动后气短等,可能会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相关。甚至有些孩子会在食用牛奶、鸡蛋等特定食物后出现皮肤瘙痒、湿疹等情况,都需要家长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就诊,经过医院的检查、检验等辅助手段找出病因再对症治疗。(检验科 毛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