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

图片

临床营养科

湿疹请看这里——益生菌 帮您解决难题

时间:2018-05-01

什么是湿疹
        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最显著的症状是瘙痒剧烈,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严重者还可影响睡眠。
        有一项研究,将湿疹和糖尿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湿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远远高于糖尿病。 湿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大。
 湿疹的发病率在上升
        据研究,湿疹在西方国家患病率高达10%以上,美国为10.7%,2008年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已经接近西方国家,近20年来在工业化国家中的发病率还在升高。我国正在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感染性皮肤病逐渐减少,而过敏性皮肤病却逐渐增加,近二十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也显示湿疹的发病率在上升。
小疾病大烦恼
        湿疹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病。在育儿讲堂上,儿科大夫们被家长问及最多的问题恐怕就是如何对付婴儿湿疹。
        湿疹就像是个顽固不化的敌人,一旦出现了,就会反反复复骚扰宝宝,让宝宝瘙痒难忍,严重影响宝宝的睡眠和生长发育。看着宝宝自己用小手抓出一道道血痂,新妈妈们会非常心疼和紧张不安。
        益生菌帮您解决烦恼——即可预防又可治疗。
        什么叫益生菌:根据2014年益生菌和益生元国际科学协会(ISAPP)的定义,益生菌是指“摄入足够量后,对宿主有益的活着的微生物”。也就是说,“活”是益生菌的基本要求。
        一篇发表在 Epidemiology of Allergic Disease 的研究论文中, 取105位新西兰惠林顿及奥克兰地区的孕妇入组,其孕妇本人或胎儿的生父曾被诊断为哮喘、过敏性鼻炎或者湿疹。 对105位孕妇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在分娩前2-5周每天服用含益生菌的膳食补充剂,连续服用至产后6个月,其新生儿则连续服用至2岁。   
        评估指标:湿疹评估:用SPT法评估皮疹情况;
        临床研究结果---益生菌增加母乳免疫球蛋白(IgA)的含量 ;益生菌提高母乳(生长因子)TGF-b1的含量 ,停服HN001?两年后,仍有效降低湿疹发生率 。
        结论:HN001降低过敏性湿疹发生率 。
        问与答
        1.问:所有益生菌菌株都可以用于预防及治疗婴幼儿湿疹吗?
答:不是,从相关文献表明,用于防治婴幼儿遗传过敏性湿疹的菌株不多,只有特定的菌株才行:如:HN001鼠李糖乳杆菌。
        2.问:HNOO1鼠李糖乳杆菌是否安全可靠。
答:安全可靠。见卫生部出台2011年第25号公告: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链接:http://www.nhfpc.gov.cn/sps/s7891/201111/a10fe4a0b1dd477c9884649220368cc2.shtml
        3.问:HNOO1鼠李糖乳杆菌国内外是否广泛使用?
答:国外广泛使用,国内即将推出。
        WAO(世界过敏组织)认为使用益生菌来预防湿疹是有净获益的,
        WAO建议:
        1.对孩子过敏高危的孕妇使用益生菌;
        2. 对孩子过敏高危的母乳喂养的女性使用益生菌;
        3. 对过敏高危的孩子使用益生菌。

        料来源
        Hania Szajewska. What arethe indications for using probiotics in children? Arch Dis Child2016;101:398–403.
        Prescott SL, Wickens K, Westcott L, Jung W,Currie H, Black PN, Stanley TV, Mitchell EA, Fitzharris P, Siebers R, Wu L, Crane J;         Probiotic Study Group.2008. Supplementation with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or Bifidobacterium lactis probiotics in pregnancy         increases cord blood interferon-c and breast milk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 and immunoglobin A detection. Clin Exp Allergy. 38: 1606-14. 


        END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