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妈妈之后,最大的满足感来源变成了宝宝,他的每一个亲亲,每一次摸脸,每一餐吃掉你做的食物,都是巨大的幸福。 妈妈们最关心的事情也变成了娃的衣食住行,首当其冲就是吃饭了,总有妈妈在后台问我,菜妈,可怎么办,我家娃最近啥也不吃啊!隔着屏幕我都感觉到了各位妈妈的焦急~ 娃不爱吃饭,也是有很多原因的,来跟着菜妈做个自查吧~ 时机不对
01 /
不饿啊
饿了就会吃,是人类(及动物)的天性。如果你老是觉得孩子不好好吃饭,首先就应该想一想,他是不是不饿? 比如孩子特别爱喝奶,咕噜咕噜小200ml下肚,没过多久,你就准备给他吃辅食了,那怎么能吃得下呢? 还有的妈妈给宝宝的作息排的非常满,进食频率异常频繁。如:7点起床喝奶,8点吃早餐,10点吃点心,12点吃辅食,13点喝奶睡觉…… 我是宝宝,我也吃不下啊 。 有时候孩子嚷嚷着喝奶,并不是一定是饿,也并不一定要满足他们。让孩子能明显感受到饥饱,是一个很重要的体验。
02 /
刚睡醒
孩子刚睡醒的时候,心理上还没准备好吃辅食,可能会有排斥、拒绝、发脾气的现象,甚至会对吃辅食很反感(谁还没点起床气呢!)。 所以,刚把宝宝从床上拉起来,就放到餐椅上,那绝对是自讨没趣~~ 03 /
玩正嗨
“快吃饭,别玩了!” 你是不是经常跟队友说这句话?有用么…… 同理,应用在孩子吃饭的事上也是一样的。 孩子玩的兴致正高,肆意打断他只会遭到冷脸和拒绝,还可能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其实我们可以在开饭前10分钟,提醒孩子“宝宝,我们马上要吃饭咯!”大一点的孩子,妈妈可以与孩子一起做餐前准备。 比如让宝宝给大家安排座椅,分碗筷勺子等,让他们有参与感也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大钱最喜欢给大家分筷子,弟弟则喜欢给我们放椅子。嘿嘿 04 /
太困
还有一种绝对不适合吃辅食的时刻就是——太困! 你就说吧,你想睡觉困得要死的时候,你老公还喊你吃饭,你会不会想打死他…… 食物不对
05 /
性状不符合
不夸张地讲,这个是我遇到最多的孩子不吃饭的原因。 有的孩子到了一岁还只吃泥糊状的东西,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咀嚼和吞咽发展,也会降低孩子对进食的兴趣(天天吃糊糊,你能高兴得起来么)。 而且糊状食物能量密度相对也较低,长期以此为主,也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情况。 7~9月龄婴儿的辅食应是细腻的泥糊状,逐渐过渡到9月龄时带有小颗粒的厚粥、烂面、肉末、碎菜等。 10~12月龄的婴儿的辅食质地应该比前期加厚、加粗,带有一定小颗粒,并可尝试块状的食物。 来看不同月龄相应的食物性状图 下次孩子不吃饭,先看看你给娃吃的啥? 06 /
食材太单一
大部分家庭每周买的食材基本在20-25种左右,而不同的家庭成员会有自己习惯购买的食材。 之前有个妈妈,每周给娃吃的东西基本就是:玉米、瘦肉、粳米、鸡蛋、草鱼、白菜。按照每餐都有荤有素,那几乎每餐吃的东西都一样。孩子能提起兴趣吃辅食么?估计就连坐上餐椅都是需要勇气的……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丰富孩子的食材库。 有时候孩子的进食量和对食物的兴趣会有一定的差异,提供多样化的食物,给他们bet36体育在线的选择,才能有bet36体育在线的机会摄取足够的营养。 此外,也不要只看一两天的进食情况,我们应该观察孩子一到两周的饮食情况,来判断是否饮食均衡。 07 /
处理不恰当
除了食材种类太少,处理不恰当也会引起孩子对辅食兴趣减弱。比如肉的部位没买对,没有去腥或是上浆,让肉吃起来很柴很渣(肉买哪些部位?怎么处理?看这里);再如菠菜没有焯水,口感涩涩的;芹菜没有抽筋,咬起来特别老… 别看这些你以为都了解的小细节,都可能最终影响宝宝进食的兴趣。 08 /
搭配烹饪花样少
如果每天吃的都是蒸蛋羹、手指黄瓜、玉米炒虾仁,估计没几天你也要罢工了吧,其实食材的搭配和烹饪方法是没有限制的。
鸡蛋也可以炒蛋、炒番茄、炒西葫芦、炒芦笋;黄瓜也可以拌黑木耳,炒腐竹,炒鸡丁;虾仁可以炒西蓝花,可以烧豆腐羹,还可以煮冬瓜汤,甚至包馄饨馅。 不知道这么多就多看看各种食谱软件或者每天看菜妈文章好啦~~ 09 /
只给他喜欢的食物
首先妈妈需要明白,有的时候孩子拒绝某种食材,并不代表他们不喜欢。 研究发现,对一种新食材,孩子往往需要8~10次才能接受。 所以如果只给你认为他们喜欢的食物,会大大减少宝宝们的食物菜单,限制他们的食物种类。 而且过度迁就孩子的口味,会助长他们挑食偏食的习惯,不利于均衡饮食。 10 /
饭菜量过多
每次给孩子盛超过他们胃口的辅食,会给他们造成过大的压力,也会排斥进食,对吃辅食感到反感。 我们应该先给宝宝少量的食物,看他们吃的反应,如果很开心还想吃,再慢慢添加。 习惯不好
11 /
与大人分开吃饭
我们提倡让孩子跟大人一起吃饭,感受家庭的进餐氛围。
经常让孩子一个人单独吃饭,会降低宝宝吃饭的意愿和兴趣(谁愿意天天一人食啊 )!而且也会减少家人之间的互动机会。另外,单独给宝宝准备辅食的食材会比较单一,不利于孩子尝试各种食材。 添加辅食后,尽可能把辅食的时间放在大人正餐时间,让孩子可以跟着大人一起吃。 12 /
边吃边玩
边吃边玩容易让孩子过渡依赖玩具,没有玩具就不吃饭。
而且也会减弱孩子对食物的关注度,食物只是通过嘴巴进入到体内,大脑并没有感受到进食的乐趣,bet36体育在线的是机械性的吞咽,也容易造成过量进食,减弱自主进食的意愿。 吃饭的时候关掉电视、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放好玩具,让孩子专心吃饭。 13 /
追着喂饭
吃辅食的时候宝宝应该坐在固定和专属的餐椅上,这也是是让孩子养成良好吃饭习惯的前提条件。 追着喂饭宝宝很难专心进食,也容易增加食物呛咳的风险。 吃辅食前就应该给宝宝选择一个安全、舒适的餐椅,千万不要抱着宝宝、坐在地上、甚至坐在推车里吃饭,更不能追着喂饭。 要是孩子真不愿意吃,那就let it go! 14 /
不让孩子自己吃
有的妈妈不愿意让孩子自己吃,本质上是担心最终洗衣服、拖地板、搞卫生的还是自己(队友在哪里!!!)。 其实吃饭这件事,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儿。如果剥夺了「自己吃饭」这个最基本的权利,孩子就会缺乏参与感,对吃辅食没兴趣,容易感到分心,而且也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宝宝自行进食的技能。 谁生下来就会用勺子吃饭呢?就算孩子还不能熟练使用餐具,作为家长也应该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自己吃,并逐渐掌握自己吃饭的技能。 弟弟就给予他充分的机会,所以学会用勺子的时间就比大钱早 15 /
正餐后的「奖励」
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常见,我们家不可避免也有这种情况。
“快好好吃饭,吃好饭爸爸给你吃橘子。” 往往这种时候,孩子就会觉得「不好好吃饭也没关系,反正等下爸爸还会给我更好吃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偏食的习惯。 每餐给孩子bet36体育在线的食物选择,增加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减少或避免餐后食物「奖励」的行为。可以采取其他鼓励的方式,如小贴纸、抱一个、玩喜欢的游戏等方式。 16 /
以为不喜欢,吐出来
最后一个也是很多妈妈会误会的地方。 经常有妈妈抱怨孩子总是把食物吐出来,准备的东西都不喜欢吃。 其实宝宝对某些食物并不是立刻就接受的,有时候可能要尝试 8~10 次才会接受。 但是 25% 的家长在判断孩子是不是不喜欢某种食物前,只尝试了 1~2 次;50% 的家长只尝试了 3~5 次。 所以下一次,如果孩子还是把食物吐出来,千万别过早判断,隔几天再试试看吧! 一条一条捋下来,相信妈妈们心里也有个底啦~养成好的饮食习惯,才是最重要哒~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