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钙铁锌,这样查才对!还有补钙铁锌食物库!
时间:2019-04-21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们说过,单纯凭借一个检测的结果就判断孩子缺这缺那,是不负责任的。 很多妈妈就问我,“菜妈,微量元素和骨密度都不靠谱,那我怎么知道孩子缺不缺呢?” 通过上次文章,大家应该有这么个印象,很多人体的营养素,并不仅仅存在于血液中(你至少还有骨头和肉没错吧…)。所以血液中的这些元素水平,并不能反映孩子体内真实的情况 。那如何才能知道缺不缺呢?
一句话结论
钙: 没有一个单一指标,可以直接判断是否缺钙。 铁: 看的是血红蛋白(Hb)和血清铁蛋白,不关血清铁的事。 锌: 只看血锌、发锌都不靠谱,需要结合膳食情况、生长发育水平和血浆锌含量综合判断。▲钙铁锌参考摄入量
钙
枕秃、出汗、睡眠不好,都不是缺钙的典型症状,微量元素(钙虽然不是微量元素,但也经常被检测)、骨碱性磷酸酶及骨密度检测也不能诊断孩子缺钙。 正确方法: 判断孩子是否缺钙,应该结合体内维生素 D 的水平,同时根据饮食情况综合来分析。目前,没有任何特异、敏感和稳定的评价方法。 也就是说,应该是检测血清或血浆中25-(OH)D,同时做膳食回顾。 食物来源: 奶和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绿色蔬菜,鱼虾贝类,黑白芝麻等。
如何保证不缺钙? 对1岁以内的婴儿来说,保证奶量(6~12个月,600-800ml) ,注意常吃上面说的高钙食材,每天 400 IU 维D,就不会缺钙,不需要补充。 1岁后的孩子,奶的摄入量减少(1岁后,360~480ml) ,钙的推荐量有所提高。继续保证奶量,吃高钙食物,每天400 IU 维D。 如果不爱喝奶或继续母乳喂养(母乳中钙虽然吸收率高,但含量很低), 可能有缺钙风险,可以小剂量补充(每天100-200mg)。 铁
80%以上的贫血都是由于缺铁引起的,缺铁性贫血也是2岁以下婴幼儿中最常见的贫血类型。 正确方法: 微量元素检测查的是血清铁,而根据WHO诊断贫血的标准(海平面地区) ,血红蛋白(Hb)才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最常用的指标。6个月-5岁儿童,Hb<110g /l即诊断为贫血。 (通过手指血检测的血红蛋白只能作为筛查,如需进一步诊断一定要取静脉血复查) 当然,即使血红蛋白的值在参考范围内,也不代表一定不缺铁。(因为缺铁性贫血其实分三期,血红蛋白数值下降是第三期,但在之前体内的铁储备已经受到影响) 可以检测血清铁蛋白,了解体内铁的储备情况。 食物来源: 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豆类及豆制品,蔬菜,菌藻类等;富含维C的食物可以促进铁吸收。 如何保证不缺铁? ? 0-4个月: 储备充足,无论何种喂养方式都不需要额外补铁 ? 4-6个月: 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体内储存的铁逐渐耗尽,缺铁性贫血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出于预防性的角度,从4个月开始为宝宝补充铁剂。 纯母乳喂养:从4个月开始,每天补充1mg/kg铁,直到开始添加含铁辅食(例如含铁米粉)。 混合喂养:如果奶粉比例小于一半,也建议每天公斤体重补充1mg铁。 完全奶粉喂养:配方奶中已经强化了铁(每100g奶粉含铁4-12mg),保证奶量的基础上不需要额外补充。 ? 6个月后: 6个月添加辅食后,优先保证含铁丰富的食材,每天有红肉或其他富铁食物(肉禽鱼生重50g/d),每周吃1-2次动物肝脏。若已经发生贫血,遵医嘱服用铁剂。 ?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我国《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生后2-4周开始需根据体重每天补充元素铁2mg/kg,直至矫正年龄1岁。 锌
锌缺乏的症状很多,但大部分都不是典型症状。目前,对于锌缺乏没有特定的临床症状和生化特征改变,也没有非常准确的评价指标来评价。 正确方法: 判断宝宝是否缺锌,单凭微量元素检测的并不靠谱,需要结合膳食情况、生长发育水平和血浆锌含量来综合判断。
食物来源: 鱼虾贝类、红肉、动物内脏、谷类、干果类等。 如何保证不缺锌? 简单来说,不缺铁就不会缺锌啦。因为铁和锌在食物中是「哥俩好」,通常含铁丰富的食物锌含量也不低呢! 所以保证孩子每天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保证每天有红肉,每周有肝脏。 其实说来,原则也很简单,就是不要只相信单一的检测结果,任何诊断结论都应该结合孩子的膳食和生长发育情况。 所以好好吃饭,吃正确的饭, 非常重要哟!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相关动态
2025-03-01
2025-03-06
2025-03-05
2025-03-04
2025-03-04
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