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健康宣教
一、 心律失常的类型
1.室上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主要包括阵发性室上速、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和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发作时,病人感觉心跳得非常快,好像要跳出来似的,很难受。发作时心率每分钟150~250次,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数日。有时当医生赶到,病人已终止发作了。心慌可能是唯一的表现,但如果有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史,就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的改变。
2.室速: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可发展成心室颤动,致心脏性猝死。
3.房速: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根据发生机制与心电图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与混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三种。
4.房颤: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脑卒中)、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扩大等。
5.房扑:在突然发生的快速型心房扑动伴有心脏疾患时,病人则出现类似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一系列症状,病人感到心悸、呼吸困难、无力、头晕、晕厥,甚至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或脑、肺、肢体栓塞现象。心房扑动可突然中止发作,亦可先转为心房颤动,而后又恢复窦性心律。
6.室早:室性期前收缩是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中、老年人多见,有的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的可导致严重后果不容忽视
二、主要治疗:
①心理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经心理疏导治疗可好转或消失,也可酌情加用镇静剂。器质性心律失常经精神安慰和解释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②病因治疗:如能去除病因,心律失常可消失,即积极治疗原发病。
③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④抗凝药物的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常规给予抗凝治疗,慢性房颤的患者应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⑤机械刺激:常用压迫眼球等刺激迷走神经治疗室上性快速心率失常。
⑥电复律:采用同步电击复律和非同步电击复律治疗。
⑦介入治疗:起搏器置入,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三、护理措施:
①体位与休息:嘱患者当心律失常发作导致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采取高枕卧立、半卧位或其他舒适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
②给氧:伴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表现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人。
③制定活动计划:评估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及临床表现,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心律失常患者,鼓励其正常工作和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窦性停搏、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
④心电监护: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心电图、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如出现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on-T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⑤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注意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无不良反应。
⑥备好抢救器材(除颤仪、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及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其他抢救药品。
四、预防指导:
①心律失常患者除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疾病外还应十分注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
②快速心律失常者,应戒除烟、酒,避免饱餐和摄人刺激性食物和咖啡、浓茶等。
③心动过缓者,应避免屏气用力的动作,如用力排便等,以免迷走神经兴奋而加重心动过缓。
④有晕厥史的患者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有危险的工作,发生头昏、黑蒙不适时立即平卧,以避免晕厥发作而摔伤。
⑤应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严禁随意增加剂量,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嘱咐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⑥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以利于自我监测病情;还应教会患者及家属心肺复苏术,以备紧急需要时应用。
⑦对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应介绍有关起搏器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