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主要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 2 次,持续 ≥ 6 周的患者。在临床十分常见,病情容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高于银屑病\白癜风等疾病,仅次于瘙痒。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对慢性荨麻疹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变化,也使治疗的理念不断更新。
荨麻疹病因治疗研究的现状
1、由过敏原引起的慢性荨麻疹较少见
慢性荨麻疹血清中 IgE 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反应、病程等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同样,由食物过敏引起的慢性荨麻疹也很罕见,但荨麻疹的病人中容易发生青霉素过敏。总体来说,临床上由过敏原引起的慢性荨麻疹十分少见,但在特应性疾病的患者中容易发生慢性荨麻疹,因此过敏源检测阳性时要注意其和其它疾病的关联性。
2、感染是荨麻疹的一个重要诱因
感染是荨麻疹的一个重要诱因。慢性感染引发的慢性炎症可能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基础。牙源性感染可导致血中的炎症因子升高,产生炎症反应,使得肥大细胞处在易活化的环境,控制牙源性感染可有效控制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此外,研究证实原虫是慢性荨麻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部分驱虫治疗可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关联性仍需要bet36体育在线的证据支持,不过顽固性治疗对抗的慢性荨麻疹如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考虑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3、慢性荨麻疹存在自身免疫现象
自身免疫是慢性荨麻疹发生重要的病理生理之一。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疾病关联性最高的是甲状腺疾病。慢性荨麻疹患者当中,甲状腺的自身抗体包括 TPO、TG 显著升高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它不仅可以引发甲状腺的自身免疫过程,而且可以影响到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使得炎症发生或加重。
4、维生素 D 是影响天然和获得性免疫的重要成分
慢性荨麻疹存在血中 25-OH 维生素 D 缺乏,与病情轻重关联,目前有研究证实通过补充维生素 D(通常每日 4000IU)可有辅助治疗作用。
5、慢性荨麻疹存在凝血系统的异常激活
凝血系统的异常激活尤其是内源性的凝血系统激活可诱发荨麻疹,主要是与组织因子的释放和激活相关。此外,精神紧张、低皮质醇水平以及慢性炎症都能够影响荨麻疹的严重程度。
慢性荨麻疹病因治疗的价值
面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治疗现状,首先要去除物理等诱发或触发因素,如寒冷、机械刺激等。对于治疗抵抗的患者,可考虑采取低组胺饮食或低假变应原饮食、减轻精神紧张或压力等、控制体内慢性炎症、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补充维生素 D 等方式。
慢性荨麻疹的抗组胺治疗策略
由于目前病因治疗的价值有限,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仍然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抗组胺药治疗策略的变化值得关注。
1、慢性荨麻疹重要的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
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作为慢性荨麻疹重要的首选,一方面因为其受体选择性强,另一方面考虑到药物的副作用较小,一般不引起镇静、心脏的毒性以及对肝脏代谢等影响。
2、常规剂量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基础—炎症反应
尽管第二代抗组胺药效果明确,但常规剂量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疗效仅达到 40%~60%。这是由于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存在多种炎症因子表达,且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存在的差异与治疗效果之间有一定的关联。脂质介质、炎症因子、脱颗粒介质是荨麻疹活化的三个相互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事件。因此,在控制荨麻疹的对症治疗当中,一方面要重视药物抗组胺的效用,同时要注意它的抗炎症反应。
3、如何提升抗炎效应
目前提升抗组胺药的抗炎效存在四种方案,包括更换为咪唑斯汀等具有更加明确抗炎效应的抗组胺药、联合抗组胺药物、增加抗组胺药剂量、非抗组胺药治疗。国际上最推荐的是通过增加抗组胺药的剂量来提升抗炎作用。因为从抗组胺药本身应用方式着手,更能使安全性得到保障。
咪唑斯汀作为抗组胺药兼有明确的抗炎作用,能稳定肥大细胞,减少组胺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移行,有效抑制嗜酸粒细胞皮肤浸润,抑制 5-脂氧合酶减少白三烯的生成。咪唑斯汀可有效阻断肥大细胞三个活化事件,从而全面阻断肥大细胞的病理生理变化。
4、治疗抵抗情况下调整剂量
抗组胺药物的抗炎学说是加量的理论基础。国际上推荐第二代抗组胺药直接加倍到适量的模式。加倍剂量或者使用相似结构情况下,可以提升抗组胺药抗炎、抗过敏活性的效用。一项 meta 分析证实,这种增加剂量的疗法可使 60% 的常规剂量无效的患者获益,其减少瘙痒的作用优于控制风团的数量。
慢性荨麻疹的非抗组胺疗法
非抗组胺药成为难治性荨麻疹的选择,包括糖皮质激素、奥马珠单抗、环孢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这些治疗方法大多数效果肯定,但安全性较差或患者经济负担较重,选择是主要平衡利弊。
总结
慢性荨麻疹病因学分析决定病因学治疗价值。目前来说,抗组胺药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基本疗法,但针对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仍需不断调整抗组胺药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