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基底细胞癌(BCC)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生长缓慢,较少转移,但高危型可破坏组织和器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该文在国内外近期文献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诊疗现状,综合多学科专家意见,重点阐述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风险评估及治疗,以形成我国基底细胞癌诊疗专家共识,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皮肤基底细胞癌诊疗专家共识(2021)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肿瘤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肿瘤学组
通信作者:陈翔,Email:chenxiangck@126.com;粟娟,Email:sujuanderm@csu.edu.cn;耿松梅,Email:gsm312@yahoo.com
【关键词】 癌,基底细胞;诊断;治疗;专家共识
一、流行病学
紫外线暴露是最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浅色皮肤、多次晒伤、年龄较大人群易发生BCC。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皮肤癌家族史、免疫抑制、电离辐射和化学致癌物等。某些遗传病患者发生BCC的风险升高,包括着色性干皮病、皮肤白化病等。此外,一些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突变驱动了BCC的发生,如Hedgehog(HH)蛋白家族的过度活化,抑癌基因TP53突变等。
三、临床表现
从风险评估角度,临床主要分为5型:结节型、浅表型、硬斑病样型/浸润型、色素型和纤维上皮瘤型。此外,还有2种以多发BCC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痣样BCC综合征和Bazex综合征。其中,结节型BCC为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BCC的80%,表现为凸起的、伴毛细血管扩张的淡红色或肤色光滑丘疹、斑块、结节,多可见到珍珠样隆起的边缘,好发于面部,囊肿型BCC为其亚型;浅表型BCC好发于躯干,表现为淡红色斑疹或斑片,边界清楚,常呈线状隆起;硬斑病样型/浸润型BCC表现为扁平、轻度萎缩或境界不清的斑块,质地硬,淡红色或肤色,可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型BCC表现与结节型BCC相似,但通常含有明显色素,为黑色丘疹、斑块或结节,表面可有糜烂、溃疡、结痂;纤维上皮瘤型BCC为少见类型,典型皮损为光滑的、淡红色的结节或斑块。
四、辅助检查
皮肤组织病理申请单、皮损取材、组织病理报告单参见相关文献。病理报告可采用表格式报告,见表1。
BCC的基本病理特点为嗜碱性基底样肿瘤细胞构成的肿瘤团块,团块周边肿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伴数量不等的纤维黏液样基质,肿瘤细胞团块与周围的纤维基质间常可见收缩间隙。从辅助临床角度,BCC组织病理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各病理类型之间存在一定重叠,分型以占50%以上的主要病理类型为准。大部分BCC根据苏木精-伊红(HE)染色特征就可以确定诊断,部分BCC需要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诊断。常用的BCC肿瘤细胞阳性的免疫组化标记有p63、BerEP4、BCL?2,标记BCC肿瘤细胞阴性的有CK7、CK20、PHLDA1、EMA及亲脂素。
七、治疗前评估
评估病变风险等级是BCC治疗方式选择最重要的一步,应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充分产生的严重后果。因BCC常局限于局部,不常使用TNM分期。参照NCCN指南的复发风险分层,结合我国临床实践,根据皮损部位及病变大小、边界、原发或复发、有无免疫抑制、是否为先前放疗部位、病理类型、有无神经周围浸润等因素将BCC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表2)。有任何一项高危因素的患者都将归类为高危型,患者包含的高危因素越多,提示危险级别越高,预后越差。
八、治疗
十、预后
BCC病灶通常生长缓慢,很少发生转移,但部分可局部破坏皮肤、软骨甚至骨骼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据估计,BCC的转移率为0.0029%~0.55%,通常与病灶浸润较深或面积较大(面积大于10 cm2)有关。BCC初始治疗后,大约50%的复发出现在2年内,2/3的复发出现在3年内,80%在5年内,大概20%在5~10年间。
十一、随访和宣教
在治疗后的前5年每6个月随访1次,此后每年1次,终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仔细的皮肤检查及患者教育。尤其对肤色较浅者,应避免强烈日晒,做好防晒,并每月例行自我皮肤检查。
该规范化诊疗共识结合了文献报道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成果,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但因国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较少,本文参考的国内研究数据较少。期待本文能提高我国BCC诊疗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惠及患者和社会,促进我国BCC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发展。
转载自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肿瘤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肿瘤学组. 皮肤基底细胞癌诊疗专家共识(2021)[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 54(9):757-764. doi:10.35541/cjd.202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