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

图片

健康科普

河南每年出生100万名婴儿,其中约有1.3万个患罕见病

时间:2011-03-30
 

记者徐曼丽实习生赵海静

核心提示

瓷娃娃、马凡综合征、莫奎欧氏症、重症毛囊角化病、戈谢病、苯丙酮尿症(PKU)……这些病或许你压根儿就没见过或听说过,正是因为少,所以称之为罕见病。

罕见病患者真不少

325日上午,在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bet36体育投注:医学遗传研究所遗传优生门诊,来自商丘的贾女士拿着一大堆病历来咨询,她满眼泪水,表情绝望。

原来,她12岁的儿子前两年出现全身肌肉萎缩现象,去了很多家医院治疗都不见好转。现在孩子的情况越来越糟,吃东西很少,走路也越来越没气力,刚开始是扶着墙走,如今只能坐在轮椅上,“天天看着孩子受罪,我的心里难受啊……”说起孩子,贾女士捂着嘴泣不成声。

记者在现场发现,来这里看病的有家长带着孩子的,也有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安和悲伤。坐诊的bet36体育投注: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廖世秀告诉记者,被确诊患病的孩子有的是神经管畸形,有的是心脏畸形,有的是肌营养不良,bet36体育在线的是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的患者,除了严重智能障碍,有的还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等多种脏器的异常。

“看到这些病人,我们也很痛心,但又感到无能为力。”从医20年、专门研究遗传优生的廖世秀一直关注着这个群体。她说,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我国出生缺陷检测小组第一次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平均为13.74%。,这意味着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将近14个患有罕见病。“我省的新生儿每年都在100万名左右,罕见病患儿则有1.3万个左右。”她说,其实,罕见病的发病率跟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病率相当,这类“孤儿病”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

河南没有罕见病相关组织

“近年来,很多国家成立了罕见病组织。一方面可以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医疗信息等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罕见病的科研提供便利。但河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的组织机构。”廖世秀不无遗憾地表示,现在,河南到底有多少种罕见病,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患者的发病率、病因、发病基础等信息则多是引用国外的数据。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骨伤科李慧英主任称,她们科室曾接诊过两个“瓷娃娃”患者。“临床上这类病例确实很少,但没有真正能医治的药物,只能按骨折等一些方法对患者治疗。”李主任对此有些力不从心。

由于罕见病发病率低,每个病种患病人数相对较少,造成医务界和全社会对其知晓率较低。廖世秀告诉记者,目前发病率比较明确的遗传病包括苯丙酮尿症(PKU)、地中海贫血、杜氏肌营养不良(DMD)、脊髓性肌萎缩(SMA)等。

据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把救助罕见病上升到法制高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早已拥有各自的罕见病救助专项法律法规。

治疗基本靠高价进口药

现实注定沉重!很多罕见病患者无路可走,不外乎三个原因。药物问题:国内药企不愿在研发上投入,生产不出所需药品;医疗问题:我国尚未制定罕见病的诊疗规范,甚至还未定义“罕见病”,使罕见病患者筛查、防治困难重重,绝大多数被长期漏诊、误诊及无效检查;最后是医疗费用问题:罕见病药物多数要从国外进口,费用巨大,患者家庭大都无力承担,只能“无奈等死”。

“目前,国内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廖世秀痛心地说,中药、西药,以及最近几年出现的干细胞治疗,都不能彻底治愈。对于这些罕见病患者,他们只能采取措施“改善、维持、延缓”。

据悉,即便在全球范围内,“孤儿药”研发亦是长期迟滞。不仅针对性药品开发少之又少,以致“绝大部分罕见病无药可治”,且就已上市的“孤儿药”而论,普遍价格奇高。而国内也未有自主研发的“孤儿药”上市,一旦不幸患上罕见病,唯冀望外国高价药救命。

“一个罕见病患者的治疗费用甚至高达六七十万元,而且也不一定能够治愈。由于医保并没有把罕见病囊括其中,所以他们只能放弃治疗,‘坐着等死’。对普通家庭来说,救治的机会微乎其微。”廖世秀称,医院里经常出现患儿被遗弃的现象。

罕见病不应被社会所“抛弃”

据悉,在刚刚闭幕的201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华医院内科主任李定国教授拿出了《bet36体育在线:〈建立罕见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再提案》。他说:“罕见病立法不能再拖了,赶快让温暖的阳光普照到bet36体育在线罕见病患者身上吧。”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治未病科教授李力一直致力于健康研究,她说,全社会无法关注到每个个体悲剧,那么,当“罕见”叠加,直至汇作千万之巨的病患,无论民间还是职能部门,都该拿出bet36体育在线良心与担当。

“我们期盼政府将罕见病的筛查、诊断、治疗纳入医保范围。通过医保,从经济上缓解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保证这些患者可以得到终身救治。唯有如此,很多罕见病患者的未来才会变得光明。”她说,一个月之前的228日是第四个“世界罕见病日”,其主题也是“罕见,但平等”。

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廖世秀说,罕见病多为遗传性疾病,单基因遗传病占相当比例,约有一半在儿童时期发病;另一个因素就是环境导致,如家里过度装修以及最近日本的核泄漏,对成人来说容易引起癌变,而对孕妇来说则容易导致基因突变,生出罕见病患儿;还有瘦肉精、农药等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基因突变。

罕见病多为遗传性疾病,根治的可能性不高。而且许多患者由于早期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我们提倡父母进行三级预防!”廖世秀介绍,所谓三级预防,第一级是在孕前补充叶酸,可预防神经管畸形,同时要进行婚检(优生四项,染色体检查)。而现在婚检的准夫妻越来越少,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第二级预防是孕检,怀孕期间的产前预防,在这期间进行筛查、诊断,最早怀孕九周,最晚45个月时就能查出胎儿是否有生理缺陷,对于检查出有缺陷的胎儿可实施人流,尽量不给家庭和社会增添负担。

第三级预防是在婴儿出生后,抽第一滴血,查耳聋、查苯丙酮尿症、查甲状腺低下等,早期干预的话,症状可以很轻。如耳聋,早期检查出来,及早进行干预治疗,至少可保留部分听力。

在采访中,廖世秀反复强调一句话:“越早越好!”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1-03/30/content_484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