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提到“干细胞”,很多人都觉得它很神奇。作为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干细胞又被称为“万能细胞”。从理论上说,它能治愈很多不治之症。比如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病,目前已经在全球广泛应用,间充质干细胞也被许多国家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但是,高速开行的列车,需要具备制动装置。更何况,真正达到临床治疗阶段的干细胞技术并不多呢?日前,中国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发出警告,如果没有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审查,被夸大的干细胞移植技术,并非安全有效。
□记者 魏浩
福音
已挽救数千病患生命
在人类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松骨质间的网眼中,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海绵状组织中间充斥的,是一种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在红骨髓中,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造血干细胞。
临床应用表明,将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可以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这一过程,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该移植技术,对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诸多疾病均有疗效。
红十字会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就是专门组织并收集捐献志愿者的权威机构,又被称为“中华骨髓库”。截至今年4月30日,中华骨髓库已经达到128.7819万人,其中2142名志愿者实现了捐献。在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近200名患有造血系统疾病的人,已经成功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从理论上说,各种组织的健康干细胞移植到病患身体内,可以刺激并修复人体内受损的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据介绍,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利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衰的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众所周知,心力衰竭随时可致人死亡。但是干细胞被植入心衰患者体内后,患者的心肌功能却又逐渐恢复。从2003年该院为心衰患者实施我省首例干细胞移植手术以来,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相继为数百名重度心衰患者成功实施了干细胞移植术。
乱象
干细胞真的包治百病?
也正是因为干细胞“神奇”的能力,许多患有顽疾的病人,纷纷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干细胞治疗。但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干细胞治疗技术,其疗效到底如何,目前尚无结论。
不过,众多医院已经开始“抢滩”这块新领地,一些医院已经开始“包治百病”的干细胞治疗。
昨日,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干细胞治疗”,共找到约123万个相关结果。其中排在前列的几家医院,均宣称可以治疗医学界尚未攻克的疑难杂症。
一家自称国内最权威的生物治疗中心网站工作人员说,通过干细胞治疗技术,专家可以解决包括脑瘫、脑梗塞、脑出血、肝病、红斑狼疮、缺血缺氧性脑病、小脑萎缩、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病、肌营养不良、视神经发育不全、老年痴呆、脊髓炎、脑萎缩、脑炎后遗症在内的近百种疾病,甚至还有孤独症。
记者随后查阅数家网站,发现几乎所有的医院都会频繁弹出对话框,主动咨询病情;部分网页直接列出一个“患者病历”频道,将“治愈患者”资料公开;一家网站直接宣称患者只需4万~6万元,就可以应用干细胞技术治愈肝硬化;还有个别网站,以部队医院的名义,对外宣传治疗效果。而根据有关医疗法规,前述宣传网页均属非法医疗广告。
按照规定,临床研究和临床治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根据国际惯例,一项新的医疗技术在开展大规模临床治疗之前,至少需要经过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两个阶段。只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优于既有的疗法,且在安全性、有效性和医学伦理上都无问题之后才能应用。
“我了解到,省内很多医院都在用干细胞去治疗瘫痪、脑瘫、肝硬化、肾衰,或者股骨头坏死,其中也确实有病例说明它有效。但这些都还处于研究阶段,必须在正规医院开展。同时,相关的治疗方法必须经过论证。”bet36体育投注: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研究院院长宋永平在受访时说,国家针对临床治疗的论证是很严格的,但目前制度尚未完全建立。
“干细胞治疗白血病,是国际上认可的,卫生部批准可以临床应用的一种治疗手段。”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血液科主任张茵说,目前该院开展的近20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中,有3例是间充质干细胞。该技术被认为是干细胞移植的另一个突破,因为它可以消除异体间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截至2010年8月31日,根据卫生部有关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的规定,我省仅有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bet36体育投注:肿瘤医院、郑大一附院和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获准在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备案,并获准进行造血干细胞的移植、采集工作。而开展干细胞治疗研究的医院,则不受此限制。
宋永平说,干细胞是个好东西,但必须安全地利用它,才能为人类造福。否则,一些打着高科技旗号欺骗患者的行为,很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
管理
“孙悟空”需要紧箍咒
当初发明炸药的那个人,未曾想到战争会夺去那么多人的生命。而今的医疗科技,在为人类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相应的约束,以免伤害无辜。
例如,上世纪80年代,国内有机构通过试验发现,从4至6月龄的人类胎儿肝脏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在治疗肝病方面有独特疗效。随后,就有大量医疗机构应用该方法治疗肝病,甚至有医院买来8个月龄的胎儿,从其体内提取该活性物质,卖给病人治疗,导致各种伦理、法律矛盾丛生。很快,国家有关部门下令,完全禁止该类治疗方法。
前车之鉴,引以为戒。
不仅是这些问题,除了造血干细胞,类似的还有胚胎干细胞、脐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对于一个为自己以后健康考虑的人来说,我们到底该保存哪种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又能存多久?如果30年后,我们需要干细胞治疗的时候,它们是否还能发挥效用?
但由于干细胞的相关技术尚在研究阶段,这些问题目前均无一致答案。
2009年5月施行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自体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人异体干细胞移植技术列入“第三类医疗技术”。随即,卫生部又确定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华口腔医学会等单位,来承担第三类医疗技术的审核重任。
“但由于具体的操作规范没有出台,审核工作也基本停滞。”韩忠朝说,除了造血干细胞治疗血液病以外,还没有其他干细胞治疗技术获得这些机构的批准。也就是说,除治疗血液病之外,其他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技术,都还处于研究阶段。
据了解,卫生部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起草的、旨在解决干细胞医疗技术应用诸多难题的《人类成体干细胞临床试验和应用的伦理准则》,目前正在讨论阶段。
newpaper.dahe.cn/dhb/html/2011-06/01/content_518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