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个进补的好时节,为了安度秋季,以健康的身体进入冬季,人们对秋天养生十分关注。但是如果进入养生误区,反而会适得其反,对身体不利。
“秋冻”冻到哪一天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那句“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格言。
所谓“秋冻”,是指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人们应该逐渐增加衣服,不要猛然增添大量衣服,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秋冻一是可以提高人体的肌肉关节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二是能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以达到强身健体少生病的目的。
科学秋冻首先要看天时。初秋暑热未消,气温下降不明显,不需要匆忙加衣。仲秋气温开始下降,虽凉却不甚寒,恰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尤其是青壮年,穿衣要有所控制,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到十月中下旬,即晚秋时节,气温迅速下降、早晚温差大,特别是秋冬交接之时,常有强冷空气侵袭,以致气温骤降,此时如不及时增衣保暖,一味追求秋冻,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反而会使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不请自来。
另外,秋冻也因人而异,各人要根据体质和抗寒抗病能力量力而行。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秋冻往往会适得其反。
多晒晒提高免疫力
冬眠的动物需要在冬天来临之前给身体储存好能量,人类也一样。经过了一整个夏天的消耗,一定要在秋天把身体养得棒棒的,才能应对漫长的冬季。
晒太阳储蓄免疫力。维生素D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吸收钙有着重要作用,而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哈佛吉尼亚医学院营养流行病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宁毅说:“维生素D在体内代谢的半衰期长达30~60天。秋天进行户外活动、晒晒太阳,有助于储备一定量的维生素D。”秋季阳光充足,每天晒太阳15分钟左右,就可以使人体制造出大约2万国际单位(500微克)的维生素D,有助提高免疫力了。
练肌肉储蓄代谢力。冬天天气冷,人们懒得运动,身体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一些,体内排出毒素的速度也会慢,这也是人们常在冬天长出赘肉的原因。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副教授史仍飞给冬天懒得运动的人们支了一招:趁秋天多练练肌肉。基础代谢的大半部分都是来源于肌肉的活动,身体的肌肉比率越高,新陈代谢也就越旺盛。哑铃、拉力带等力量运动和登山、游泳等有氧运动都是长肌肉的好法子。
养肠胃储蓄消化力。秋冬季节天气转凉,容易爆发消化道疾病。因为此时受天气影响,胃黏膜的保护能力会下降,而人们往往在此时喜欢吃火锅等热乎乎却刺激肠胃的食物。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于静说,秋天养肠胃,可以试试食物黑白搭配。适当吃点醋和大蒜,这个黑白配可以杀菌和促消化,而秋令菜莲藕可以说是最进补的蔬菜,可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搭配黑木耳还可以滋补肾阴。
秋乏多因吃得不对路
秋季的夜间,人最容易入睡,睡眠深沉而香甜,但清晨醒后仍会感到疲乏,还想继续睡下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乏”。告别秋乏,首先要从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做起。大量进食后,大量的血液流向消化道,外周组织和大脑的供血就会相应减少,特别是大脑一旦缺血缺氧,能量代谢就会发生障碍,直接影响到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使人感到困倦。吃东西不能过多,吃多只会增加胃肠和身体的负担。
吃得少的人,特别是不吃早餐的人常容易疲乏犯困。一夜酣睡,激素分泌进入低谷,储存的葡萄糖在餐后8小时就消耗殆尽,而大脑的细胞只能从葡萄糖这一种营养素获取能量。早餐能使激素分泌很快进入高潮,并为脑细胞提供能量。如果不吃早餐或吃得过少,会使人精神不振甚至是低血糖,降低工作效率。
过量食用海鲜也能让人秋乏,海鲜中含有一种叫谷氨酸钠的物质,也是味素的主要化学成分,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经转化可合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会使人昏昏欲睡。海鲜吃多了也会使人精神萎靡,睡眼蒙眬。
由于血液中的血脂偏高,从而导致血液的流速下降,供氧能力降低。这时人不但容易困倦,而且稍一剧烈活动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疲劳感。
文/宗合
http://szb.dlxww.com/xsb/html/2012-10/06/content_735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