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林辉
阅读提示
不少中老年人通过长期补钙来预防骨质疏松,却发现还会出现骨质疏松。专家提醒说,缺钙只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原因,该病的发生还与人体骨量的多少有关,而中老年人骨量的多少则取决于年轻时的峰值骨量和以后的骨丢失率。
A 补钙与减少钙流失都重要
“骨质疏松会造成骨组织内钙的逐渐丢失,引起骨密度和骨强度的降低,自然需要补钙。”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骨科主任医师陈书连说,但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
“有些人认为骨质疏松治疗就是补钙和维生素D,实际上这远远不够,还需要药物治疗。”陈书连说,补钙就好比给墙面刷漆,其作用相当于基础保养,不能从根本上改善骨量的流失及疼痛等症状,还需服用抑制骨吸收药物和促骨形成的药物。
“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下降,不但肠道吸收不好,钙沉积也差了,加上原来骨骼里沉积的钙还要流失,因此,如何促进钙吸收、钙沉积、减少钙流失也很重要,建议采用‘三联’疗法。”陈书连说,除了补钙,还要多晒太阳,必要时口服维生素D制剂,能促进钙吸收,同时,使用“降钙素”,有注射剂和鼻喷剂,能促进钙向骨骼沉积,并减少钙流失。
B 长期腹泻可致骨质疏松
十一长假期间,郑州王老太的三个儿子带着妻儿从外地赶来,她忙碌了好几天,谁知上周末,她在厨房做饭时,突然感到腰部疼得厉害,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骨质疏松。
“我天天补钙,怎么还会得骨质疏松呢?”王老太觉得不可思议。
医生询问病史后得出结论:王老太前阵子过度劳累是腰疼的诱因,而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是其年轻时长期腹泻。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冯志海解释说,王老太长期腹泻,势必影响到肠道的吸收功能,虽然平时也注重钙的摄入,但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却很有限。身体处于长期缺钙的状况,骨质疏松自然不足为奇了。
“长期腹泻的患者,应到医院做肠镜等检查,排除恶性肿瘤,确诊为一般性腹泻者应立即进行治疗,并适当调节饮食,直至腹泻停止。”冯志海说,除了长期腹泻可导致骨质疏松外,甲亢、糖尿病等病也可导致骨质疏松,这些患者应特别注意,而最好的办法是每年到医院做一次骨密度检查。
C 心血管患者勿盲目补钙
以往的临床研究表明:补钙可抑制脂肪吸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比值,从而还有降低血压、减轻体重的作用,因此,补钙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国际上的研究发现,大量补钙可能会增加老年妇女猝死的危险。
我们知道,女性体内的钙质从35岁前后就开始“支出”大于“收入”了,为预防骨质疏松症,一般从此时就应该补钙了。而进入绝经期的妇女大量补钙,为什么会对心血管造成威胁呢?
“钙是人身体的常量元素之一,可维持神经、心脏的正常活动,无论是低钙还是高钙对于人体来说都不利。”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永霞介绍说,低钙可引起神经肌肉传导的障碍,导致抽搐、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而高钙也会导致心肌处于强烈的收缩状态,还容易患上结石,“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应当合理摄取钙或用钙剂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不应盲目补钙”。
王永霞说,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的建议,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约需每天800毫克的钙,天然食物中,鲜牛奶每百克含钙100~120毫克,含钙丰富且吸收率也高,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钙源,一些连骨或壳吃的小鱼、小虾以及坚果类,含钙也较多。线索提供邢永田何世桢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2-10/19/content_79807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