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亚威 张晓华
根据卫生部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截至“十一五”末,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205万,较2005年增长52%。“十一五”是历史上护士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这期间,我国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的1.06提高到2010年的1.52,医院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36,二级医院达到1:1.13,医院医护比例倒置问题逐步扭转。到2015年,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将达到286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2.07,全国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到1:1~1:1.2,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解决。有力的政策支持、广阔的就业环境,为护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了bet36体育在线就业机会。临床需要怎样的护士?教育与临床需求能否实现良好接轨?护理学毕业生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把握就业时机,更好地走向临床?
李亚威/摄
1
河南所有城市都有她的同学
选择护理专业就业不愁
“学护理是因为好就业,毕业之后不用为找工作过分担忧。”小敏(化名)对记者说,她的父母一直想让她学医学专业,很早就打听了县里几家医院招聘医生、护士的条件。听说大专护理毕业生可以到县医院工作,报志愿时她就选择了护理专业。
选择这个专业,还因为大专护理教育的“短、平、快”——3年的学习时间里,有一半是在医院实习。如果不追求更高的学历,没有特殊的就业要求,学业和就业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隔。
果然,毕业之后,小敏与班里的同学都迅速实现了就业。在小敏所在班级的QQ群里,大部分成员的名字前面都有一个医院名字。小敏说,目前在全省任何一个城市都能找到她的同学。
记者随机采访了6名护理专业的学生和毕业生,其中,两名即将毕业的学生、两名见习护士、两名省级医院的在职护士,她们均向记者表示,大学时选择护理专业,都曾考虑到好就业的因素。
河南卫生职工学院护理系主任王银燕说,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医疗行业迅速发展,对护士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加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将来从事老年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学生顺利毕业后,除非有特殊就业要求,对口就业不成问题。
2
压力大,上升空间小,放弃了
轻松就业不意味“轻松执业”
小文今年刚从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现在正在家乡的市中心医院见习。带她的老师对她的评价是“细心不够,专业知识不扎实”,这让她感到很郁闷,因为她学习期间表现出色:大学两年,每一年都拿到一等奖学金;理论知识优秀,获得全系技能操作比赛二等奖……从理论到临床的落差让小文很难适应,她萌生了转行的念头,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小惠则把念头变成了现实。2011年6月底,小惠从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正式毕业后,并没有去医院做一名白衣天使,而是成了物业公司最基层的话务员。小惠说,她也曾经很坚定地要做一名白衣天使,心中也有南丁格尔的梦想。
“除了正常的上班,每周有两个夜班,大夜班从凌晨1点到晚上8点,小夜班从下午5点到次日凌晨1点。每天太过劳累,身体吃不消。”小惠告诉记者,护士普遍比同年龄的女性老得快。
小惠认为,做护士和做物业客服有共同之处,都是帮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接受服务对象的咨询;不同的是,发生纠纷时,前者关系到生命健康,而后者是扣发奖金,最多被公司解雇。这样的思想包袱让小惠选择了放弃。
“如果能留在省城大医院就好了。”河南卫生职工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小杨说。她在今年举办的全省大专护理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现在郑州大学某附属医院老年科实习,过完年就要毕业。她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毕业后留在省城医院上班,尽管老家的县医院已经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但小杨对能否留在省城并没有把握:现在很多大医院招录护士都需要本科专业,即使没有限制,还是会有很多本科生竞争。同等实力下,医院肯定选择本科生。
就护理生的转行、就业后的压力问题,王银香认为,无论是学校还是医疗机构,都应教育护士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执业观,这个行业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像急诊科、重症监护室,面对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应急能力。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护理部主任宋葆云认为,无论在哪一级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护士都需要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才不会被行业的快速发展淘汰,并更好地体现岗位和自身价值。
3
人文素养、应对能力都要跟上
临床需要“多面手”护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护理专业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涉猎很宽,包括人体解剖、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药学、营养学、外科、内科、儿科、妇科、精神障碍、医院管理等方面。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接轨,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包括对各种病情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和规范,而且每个毕业的学生都有在医院实习的经历。走上临床后,我们不敢说能做到完美,但至少可以胜任。”小杨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护理学生的心声。
“我们最近招来一批刚毕业的学生,看简历和招聘时的表现,感觉她们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都不错,但是下到科室,在操作上总会存在一定的不足。”宋葆云说,护士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岗位,需要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俱佳的高素质人才。
护理和医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护士和医生也是伙伴的关系。如何完善护理教育,更好地培养护士的观察能力、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宋葆云认为,必须打破“护士仅是给患者打个针、换个药”的片面认识。护士需要学习bet36体育在线人文学科,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4
教材编写周期长,理论与临床操作有差距
护理教学要与时俱进
宋葆云认为,目前出现护理专业学生从理论到临床的过渡有偏差,并不是某个学生的问题。护理工作是随着时代要求往前推进的,但护理教育目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些滞后:护理教材的编写周期过长,跟不上临床护理发展的变化;理论教育和临床操作要求有差距;学校的老师从事临床工作的时间不长,或者根本没有临床实践经验,缺乏对医院实际工作的了解。
拿目前医疗机构正在推行的“优质护理服务”来说,“优质护理服务”更加体现人性的关爱和责任心,但是学校教育中多按照“功能制”的模式来教育,忽略了患者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这就不是“优质护理服务”。学生到了临床,表现出来的就是护理质量不高,缺少对患者心理的抚慰和关怀。
但护理教育机构正在努力改善这种局面。记者从河南卫生职工学院了解到,该院构建了基于“护理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对临床护理人员所从事的岗位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聘请省内知名护理专家和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对岗位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技术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入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再由校内专任教师与临床专家共同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构建基于“护理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这样一来,就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尽早接触临床工作,感受医院文化,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