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反思:
明年如何调整生活习惯?
春节要来了,各种聚会在等着我们。家庭聚会做哪些菜肴最健康?外出就餐如何点菜最科学?bet36体育在线:吃,我最想说的是:功夫在平时。
在物质短缺时代,过节要吃好的,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在物质丰富时代,过节吃的与平日区别并不大。节日里要讲科学膳食,平时更要注意科学膳食。最近,有门诊病人问起:过节了,怎么吃才健康。我告诉他们:我们忙碌了一年,节日里,终于可以静静地休息几天,轻松地与家人聊聊天,总结一下一年来的大事小情,同时再规划一下来年要做什么。我的建议是,在规划生活的时候,顺带反思一下自己的哪些行为不健康,未来一年,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春节里,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得到一个简单的菜谱更有意义。
追求健康是场“持久战”
平日里,找我咨询营养问题的病人,很多人是无奈的,他们常说的话是:“我总是管不住自己,明知道要少吃、多运动、不抽烟、不喝酒,但是自己总是做不到,总是管不住自己。”
我知道,这些病人并非不懂营养原则,他们也曾努力地调整自己,但最后以失败告终,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人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最后放弃努力。
其实,不要过分自责,人的饮食营养涉及的因素很多,与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密不可分,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问题。自责,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作为一名营养师,我想对众多读者说:培养良好的膳食习惯,不可能“速胜”,更不能“投降”,这是一场“持久战”。
三种典型态度请对号入座
我总结过,人们对健康有三种典型态度。
第一类人是“投降派”。他们对现状听之任之,不主动进行预防和规范的体检,这样的结果是小病拖成大病。“投降派”常常认为饮食调整、营养搭配对他们的生命和健康意义不大,同时他们也不愿多花时间和热情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对于个人的未来,他们持完全放弃态度,听之任之,很随意。
第二类人是“速胜派”。他们因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身体存在问题,很恐慌,四处辗转求医,追求最好的医生和最好的设备,要求彻底地、迅速地解除症状,要彻底治愈。这一群人是很多江湖医生和虚假广告的目标人群。他们急于求成,容易轻信虚假的、夸大的承诺,很显然,结果只能是上当受骗。
第三类人是“持久派”,他们认识到培养健康行为,不能一蹴而就,要承认它固有的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此类人能在日常主动接触和了解健康知识、疾病防治知识,能够理解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病因是多重的,治愈是综合的,过程是漫长的。这样,他们就能慢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营养干预比药物治疗难
我承认,营养干预比药物治疗更艰难。打针、吃药不需要个人做太多努力,但营养干预需要个人的主动性,需要花费时间去坚持。
具体说,营养干预有这些特点:1.需要长期进行;2.不是一个单独的行为,是一个家庭的行为;3.可能彻底颠覆原有的生活习惯,这是个高难度的事情,很多人都败下阵来。
所以,尽管社会上高呼缺乏营养师,但现实是,很多营养师找不到工作或者无所事事。目前,人们对于膳食营养的追求,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营养教育、健康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ttp://newpaper.dahe.cn/dhjkb/html/2013-02/05/content_84929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