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

图片

健康科普

《医药卫生报》让急救的光圈得再广一些

时间:2013-04-18

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附近发生两起爆炸,已导致逾百人死伤……如果你是这次爆炸事件中濒危患者的“第一目击者”,面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者,在急救医生到达前的“黄金4分钟”里,你知道该如何实施急救吗?



    “猝死的最佳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4分钟内的正确急救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急诊医学部主治医师赵占江说。而目前,社会公众的急救知识严重缺乏。面对急需帮助的患者,绝大部分人只能束手无策。bet36体育投注: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何传军表示:提高全民急救水平刻不容缓!




让急救的光圈得再广一些

本报记者 李 荇




1


15个人里只有一个懂急救

        市民严重缺乏急救知识


   日前,记者随机对15名市民进行了bet36体育在线:溺水、中毒、出血、骨折等日常生活急救处理的调查。其中,只有一名市民表示接受过相关培训,调查结果堪忧。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受访市民均表达了想学习的愿望。

   “由于急救知识知晓率低,在现实中能正确实施急救的人极少。”赵占江说,“我在急救中心从医几年来,接诊的几十名心跳或呼吸停止的患者中,只有5名在送达医院前接受过现场心肺复苏术,其中3人接受治疗后完全恢复了健康。”

   郑州市25岁的郭先生去年乘坐飞机时经历了这样一件事。当时海南航空公司HU7830航班正在从桂林飞往海口的空中,23排B座的68岁老人李某突然心脏病发作。老人嘴巴微张,起初在家人的呼叫下还能睁一下眼,很快便陷入无意识状态。老人的女儿和老伴儿手足无措,情况十分紧急。这时,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乘务员刘洋及时将老人平放在地上,迅速蹲下身子给老人做心脏按压。十几下按压之后,老人终于恢复呼吸,胳膊也开始动弹。刘洋又继续做了三十几下按压,老人渐渐苏醒过来。

   原郑州国棉六厂的退休职工张老太太的老伴儿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回忆起不久前的惨痛经历,张老太太眼含泪水。那天,她和老伴儿正在家里看电视时,老伴儿突然手捂胸口,大汗淋漓、呼吸困难。此时张老太太只是不断摇晃老伴儿的身体,并从茶几上拿起一杯水不断往老伴儿嘴里倒。10分钟后,她发现老伴儿不动了,于是拨打了120。等急救人员到来后,张老太太的老伴儿因心脏病发作已经停止了呼吸。

   记者从bet36体育投注:红十字会了解到,我省仅有不到1%的人接受过急救培训,这与发达国家50%的平均普及率还相差太远。因此,提高全民急救水平迫在眉睫。



2


医疗机构不遗余力普及培训

急救技术决定急救质量


   不仅仅是普通大众,就连医护群体也面临着这样的紧迫性。

   在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培训中心急救技能考核培训班上,受训的医护人员为“模型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竟有三分之一的人不能按规范操作完成急救。

   “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它与临床各科室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及到院外急危重症的抢救与监护,如果医护人员能够在患者出现危险后4分钟内采取规范、及时的急救措施,那就能大大降低患者出现病情加重或死亡的概率。因此,医院加大对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与考核是必然的。”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培训中心老师王玲说。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健康需求层次提高了。与此同时,各种意外创伤、突发事件及危重症患者也逐渐增多,这就要求医院建立健全培训紧急救援机制,加强规范救治技术培训。如何及时、高效率地抢救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实现医护人员专业急救服务社会化、指挥现代化、反应快速化、管理科学化、技术专业化、结构网络化,直接反映着一个地区的医学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我院对全院医、技、药及行政管理、后勤人员进行了‘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急救专项培训及考核。通过认真的培训和严格考核,参训的1652人中有1614人通过考试。”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培训中心老师杨建锋介绍说,这次考核前后共历时1个多月,由该院的教学科采取急救专家现场指导、滚动播放急救示范录像等方式进行培训,并针对具体情况实行一对一辅导。

   急救技术可以衡量一个地方的医疗软实力,但急救技术的提高离不开完备的急救设施。

   “在郑州市,44个急救站形成了全面辐射的急救网。我们还通过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将优质的急救医疗资源输向周边。”郑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原学岭如此解读这一做法,“这可以通过推进医疗资源整合来达到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搭建良好急救平台的目的。”




3

医学院校将培训关口前移

赢得时间就是赢得生命


   “急救知识的普及率是判断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国外一直注重‘第一目击者’的培训。民众用一两天时间接受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考试后,可获得急救培训证书。而目前我国急救教育多是零散的、亡羊补牢式的。我们应该bet36体育在线地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和通行做法,再结合国情进行普及。”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培训中心老师王玲说。

    医学研究表明,如果心跳和呼吸骤停,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4分钟;4~6分钟,脑部损伤不可逆转;超过8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超过15分钟基本上就没救了。而在我国,从拨打急救电话到急救车到达现场,一般需要10~15分钟。医生到来前,“第一目击者”如果能开展急救,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或减轻其伤残程度。

    “医学院校的老师们应该在日常授课的时候就将急救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医学院校还应该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医德,这样也能增强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积极主动施救的意识。”许昌卫生学校的老师梅娟说。

   3月3日,许昌市红十字会与许昌卫生学校联合创立的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这个培训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由许昌卫生学校的教师通过普及群众性的初级卫生救护知识,利用情景模拟教学和技能训练手段,传授给群众正确、规范的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操作技术。

  “面向群众进行急救培训,不仅可以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抓住黄金救命时间,降低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对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

   在河南职工医学院进行护理学习的学生沈红进一步建议:“培养急救意识应该从青少年抓起,比如将急救知识纳入小学教材,从小培养。只有掌握了自救和救人的知识,关键时刻才有紧急施救的能力。”



4

 10小时就能掌握救命本领

普及急救知识并不复杂


   在社区,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猝死发生率大幅度提高;旅途中,包括交通事故在内的意外伤害明显增多。此外,还有地震、水灾、火灾、触电等突发事件,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濒危患者的“第一目击者”。

   那么,急救知识难学吗?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培训中心老师王玲说,普通市民只需学习10小时左右,就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包扎固定等基本急救技能,具备对溺水、烫伤、骨折、出血等患者初步急救的能力。

    急救能力是公民素质的一部分。发达国家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能准确使用心肺复苏术这种基本的急救技能。而我省非专业人员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却并不乐观。

    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急诊科主任医师楚英杰建议,政府部门要有计划地免费开展全民急救知识培训工作,让急救知识进入教材,进入课堂、纳入基础教育体系。驾驶员、乘务员、交通警察、建筑行业员工、电力部门的员工、导游人员、住宅小区保安、公共泳场从业人员等,必须将急救知识作为职业素养的一部分,强制接受培训。其他人群也要有意识地学习一定的急救知识。只有这样,危急时刻才能实现“人人救我、我救人人”,最大限度地减少悲剧的发生。

http://www.yywsb.com/list,113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