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春季,也是人体内脏和器官生理功能最活跃的时节。而妇科疾病的易发,也让春季成为检查身体的最佳季节。世界卫生组织(WHO)权威数据表明,中国40%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生殖道感染等妇科疾病,已婚妇女患病率更是高达70%。而体检则能有效地预防妇科疾病,比如对女性健康威胁极大的宫颈癌,只要体检一次,风险就可以降低50%。然而,选择什么样的体检项目、多少钱的体检套餐适合自己、不同的年龄段应该做哪些体检项目等一大堆问题,让不少人挠头。本期,一线专家都您订制“私人套餐”。 郑州晚报记者 李鹏云
18岁前:
妇科检查、肾功能检测需针对性增加
建议增加项目:
妇科检查、肾功能检测、肌酐、尿素氮
腰腹明显变粗、痛经、腹部有包块要当心
19~35岁:
卵巢癌、宫颈癌
排查要重视
建议增加项目:
宫颈刮片、TCT细胞学检查、HPV病毒筛查
30岁到35岁,宫颈癌排癌检查每半年一次。
有卵巢癌家族史每半年做一次B超
36~50岁:
甲状腺彩超、钼靶检查、性激素六项测定应“加盟”体检菜单
建议增加项目:
刮宫活检、颈部血管监测、脑部CT等
35岁后,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激素(TSH)检查开始“进驻”体检单
40岁后,定期查一下骨密度,查腰椎、股骨颈CT较准确
50岁后:
关注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增加项目:
刮宫活检、颈部血管监测、脑部CT等
50~55岁是宫颈癌第二高峰期,宫颈癌检查要作为常规项目
心脑血管病也进入高发期,颈部血管监测和脑CT检查要重视
18岁前:
妇科检查、肾功能检测需针对性增加
“很多人以为,妇科检查要在18岁成年、有性生活史后才能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生殖中心主任张翠莲说,她曾经在门诊上遇见这样一位小学生,一段时间以前,家长发现她腰明显比同龄人粗了,都以为是吃胖了,也没有在意,后来发现孩子的腰粗得像成年女性足月妊娠一样。于是,就赶紧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是卵巢肿瘤。
“讲这个案例,并不是要求所以未成年女性没有症状也做妇科体检,而是要大家警惕3种症状,除了腰腹明显变粗外,痛经、腹部包块等症状也要注意。”张翠莲特别提醒,因为孩子腹壁比较薄,洗澡时候家长较容易摸到腹部包块,或者孩子腹痛也要考虑生殖系统出毛病的可能性。她提醒女孩儿的家长,不要依靠一年一次的体检,平时多注意观察,自己帮孩子做检查也非常重要。卵巢肿瘤、子宫畸形等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如果有以上症状,建议做一个妇科B超。
河南中医一附院体检中心主任赵惠利还提醒,“尿常规是各个年龄的女性体检都不能忽略的”。她解释说,因为女性尿道口比较短,容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甚至有些肾炎的孩子,如果可以早些通过体检发现,就不至于恶化甚至到尿毒症的程度,选择尿液分析和沉渣试验一起做,结果可以相互对照,更精确,肾功能检测很有必要。
建议增加项目:妇科检查、肾功能检测、肌酐、尿素氮。
关注卵巢癌、宫颈癌排查
甲状腺、乳腺等筛查
内膜癌、心脑血管疾病需关注
19~35岁:卵巢癌、宫颈癌排查要特别重视
30岁左右的女性,在职场上正充当着“主力军”,在家顶着“半边天”。这个阶段的女性大都已为人妻、为人母。而此时,身体开始面临一大问题:妇科疾病。
张翠莲说,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尿道炎等是都市女性常见的疾病,而且这些疾病在非急性期并无明显症状,不易发现。一些女性即便出现轻微出血、腹痛等,也因为工作忙没能及时检查治疗,耽误病情。“成年女性,妇科检查有一个常规检查模子可以遵照,那就是:妇科医生的手诊、白带常规、宫颈刮片和B超,看看子宫、卵巢、输卵管有没有病变。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女性发现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及阴道炎、宫颈炎等一些炎症,以便及早治疗。”张翠莲建议,这样的常规体检,每年要做一次。
另外,30岁到35岁,女性会遇到宫颈癌发病的第一个高峰期,虽然近年来宫颈癌发病有提前的趋势,而且峰值趋于不明显,但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还是要特别关注,每年做一次宫颈刮片,最好做一个TCT细胞学检查,最准确。张翠莲建议,如果属于长期阴道炎、性生活早、多个性伴侣或者生育年龄偏小的女性,可以加查一个HPV病毒,如果持续感染呈阳性,就需要特别注意,把宫颈排癌检查改为半年一次。而如果HPV病毒和宫颈刮片双阴性的话,可以延长到两年查一次。
据了解,18到45岁生育期也是卵巢癌的高发期,有家族史的在高发期最好半年检查一次,做B超就可以发现。
建议增加项目:宫颈刮片、TCT细胞学检查、HPV病毒筛查。
36~50岁:甲状腺彩超、钼靶检查、性激素六项测定应“加盟”体检菜单
到了不惑之年,女性的卵巢功能从鼎盛状态走向衰退,女性要开始面临更年期的提前、骨质疏松甚至恶性妇科肿瘤等问题。
而此时,人体的甲状腺也开始拉响警报。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特需医疗服务中心主任张连仲提醒说,甲状腺位置较深,所以不易看出来,刚发病的时候也没有症状,很容易被忽略,只有定期体检才能揪出,“从历年的体检报告来看,这个阶段患甲状腺疾病的就开始多起来了”。
另外,从35岁开始也需要重视乳腺,这个阶段乳腺癌进入高发期。据bet36体育投注:中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李中玉介绍,在35岁前,每年做一次专科医生手诊和B超相结合的检查即可;而35岁以后,最好还是每年做一次钼靶,特别是有家族史、肥胖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这项检查必不可少。
“除了妇科检查,这个阶段性激素六项的测定、骨密度检测、骨代谢三项的检测也很有必要。”张连仲说,因为随着围绝经期逐渐年轻化,不少人在50岁前就有了更年期的症状,潮热、盗汗、烦躁,这也预示着体内雌激素水平在降低,那么,“究竟少不少、少多少,能不能补、该补多少?这些都需要医生在性激素检查的基础上拿出治疗方案,尤其是雌激素,千万不能盲目补。”张翠莲强调。
张翠莲建议,当出现月经紊乱快绝经,或者40多岁以后,可以去定期查一下骨密度,特别是比较瘦的人。方法上,查腰椎、股骨颈CT更准确。
建议增加项目: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激素(TSH)检查、性激素六项的测定、骨密度检测、骨代谢三项、钼靶检查等。
50岁以后:
需关注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和心脑血管疾病
从历年的体检报告中来看,50岁的中年女性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张翠莲介绍说,子宫内膜癌是一种50岁以后多发的老年病,特别是对于长期不排卵、不生育或者生育年龄晚、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女性,需加倍注意。筛查子宫内膜癌,可通过B超看看子宫有没有占位,再通过刮宫活检看看有没有出现细胞变异。如果确定有病变,还需要做宫腔镜来给病变定位。
除了子宫内膜癌,50~55岁还是宫颈癌的第二个高峰期,宫颈癌检查也要作为常规项目。
同样,到了这个年龄段,女性跟男性一样,也将进入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颈部血管监测和脑部CT的检查在这方面作用相似,颈部血管是监测是了解血流情况,看看颈部血管内有没有斑块形成;脑部CT则是检查脑部的供血情况。”赵惠利特别强调,体检方案也要个性化,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态,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比如如果有脑部的不舒服、头晕头疼、高血压的人可以选择脑部CT。”她说,体检之所以重要,就是要在有症状前发现病变,很多恶性病变有症状时已至中期。
建议增加项目:刮宫活检、颈部血管监测、脑部C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