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栗凤娇
编者按:帕金森病在中老年群体中最为常见,像高血压病、糖尿病一样,是一种慢性病,长期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被称为“沉默杀手”。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为了提醒大家重视并正确认识帕金森病,针对帕金森病的现实情况、发病原因以及防治办法,本报记者采访了bet36体育投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周刚,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康馨医学部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马建军。
现实
帕金森病呈年轻化趋势
许先生今年36岁,是郑州市一家企业的总经理。由于工作需要,许先生经常外出应酬。酗酒、抽烟、睡眠不足严重影响许先生的正常生活。去年下半年,许先生感觉浑身乏力,轻微运动就大汗淋漓,走路时总是不自觉地往前倒。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帕金森病,许先生感到不可思议。医生解释:“帕金森病不是老年性疾病吗?我年纪轻轻的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马建军认为,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50岁以后发病。帕金森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性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目前帕金森病已出现年轻化趋势,临床上三四十岁的年轻患者并不少见。
马建军说,帕金森病的症状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其中运动症状包括3个方面:震颤,出现搓手指等动作;肌张增高,比如患者的肢体活动很僵硬;患者走路姿势不稳,总是不自觉地往前冲或往前栽。
国际帕金森病学会称,全球的帕金森病患者约有400万人。据悉,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约有170万人,我省帕金森病患者约有13万人。
记者从省人民医院了解到,有的帕金森病患者还不满20岁。有资料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1500万人,占全球的一半。
困惑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马建军说,帕金森病是神经退化性疾病,早期症状不易察觉,许多患者都将早期症状混同为身体机能的正常衰老。典型帕金森病多有震颤症状,多发于头部和四肢,以手部最为明显,手指表现为节律性震颤,人们容易察觉与诊断。而其他症状,如动作缓慢、身体僵硬、步态异常、发音困难以及吞咽障碍、顽固性便秘和嗅觉障碍等,容易被忽视及误诊,延误治疗。
据介绍,迄今为止,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马建军认为,帕金森病的“非典型症状”更应引起重视,例如吞咽困难、失眠、低血压、手脚肿胀等,老年人如有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排查是否患了帕金森病。
周刚告诉记者,帕金森病至今发病原因不明。实际上,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能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就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专家分析,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很可能成为诱发因素。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引起其他系统感染,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
出路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帕金森病的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常被漏诊或误诊。患者如果嗅觉出现异常、走路姿势不稳、出现震颤等,很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先兆。”马建军说,治疗帕金森病不能只依靠药物治疗,加强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功能,还可以预防疾病的继发性损害,尤其是药物和手术治疗无法改善的言语不清、步态不稳、易摔跤等情况。
马建军提醒患者,得了帕金森病,千万不要害怕,要及时到医院治疗。还要戒烟限酒;注意运动,加强体力和脑力锻炼;尽可能远离污染的环境,保持健康的心态。
“帕金森病患者行动不便,容易灰心丧气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其家人应该格外关心他们。预防帕金森病,应该从年轻时代就要注意学习健康知识,提高自我的健康素养水平,不要透支健康,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克服不良习惯,延缓大脑和神经系统退变,始终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关注帕金森病,还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周刚告诉记者,帕金森病和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有关,国家要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把公共健康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