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栗凤娇
编者按:平顶山市有两个孩子因患同一种特殊疾病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姐姐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20岁还不会叫一声“妈妈”;弟弟因自小接受“特殊护理”,看上去和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但是弟弟必须终身“不食人间烟火”。这种病到底是什么特殊疾病?我省有多少这样的患者?如何加强防治?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廖世秀。
纠结:承受“想吃不能吃的痛”
平顶山市的欢欢今年20岁,她的弟弟今年9岁,一种罕见疾病像噩梦一样缠上了他们。因为这种疾病,他们必须靠价格高昂的特制米、面来维持生命。据了解,人们平时吃的食物会让他们慢慢变傻、自虐,甚至死亡。
廖世秀告诉记者,这两个孩子患的是苯丙酮尿症,他们需要终身承受“想吃不能吃的痛”。和他们一样的患儿,被称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这种疾病主要是中枢神经异常,导致患儿出现智力低下、癫痫发作、尿液发臭等症状。这些患儿要食用一些特殊食品来降低血苯丙氨酸浓度,防止神经系统受损。随着年龄增长,患者的病情会越来越重,吃特殊的食物可以延缓症状。
这些患者体内缺乏一种特殊的酶,不能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由于这种特殊群体较少,不含苯丙氨酸的特殊食物的生产成本高,导致其价格偏高。我们平时吃的米、面、鸡、鸭、鱼、肉都含有苯丙氨酸。
原因:苯丙氨酸代谢异常
廖世秀说,苯丙酮尿症又称苯酮尿症,英文缩写为PKU,是最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遗传性疾病之一,其中主要是苯丙氨酸代谢异常。由于体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使体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减弱或消失,人们食入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从而使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造成神经系统损伤。
PKU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引起的苯丙氨酸浓度升高,需要用特殊饮食治疗。另一种是由苯丙氨酸羟化酶辅酶缺乏引起的血苯丙氨酸浓度升高,被称为BH4D,需要药物治疗。
据了解,苯丙酮尿症最早是在一对智障兄弟身上发现的。因患儿尿中含有一定量的苯酮酸,而将其命名为苯丙酮尿症。这种基因遗传性疾病目前无法治愈。有资料显示,我省目前有PKU患儿700多个。
医学研究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出生缺陷的多发国家之一,PKU患者须终身通过特殊食物进行干预治疗。PKU患儿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治疗,治疗越早,预后越好。PKU患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内接受治疗,多数不出现智力损害;治疗越晚,对脑的损伤越明显。
方法:三级预防不可忽视
廖世秀说,苯丙酮尿症是由基因缺陷造成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种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疾病,也叫单基因遗传病。患有此病的孩子至少有一半表现为癫痫发作,而且发病与性别无关,吃特殊食物只能延缓病情。
廖世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三级预防(孕前检查、孕期产前诊断、新生儿筛查)很重要。一级预防就是做好孕前检查,夫妻双方都要做致病基因携带筛查,如果双方都携带致病基因,生育的每一个孩子都有1/4的发病可能;二级预防就是怀孕两个月或4个月时抽绒毛或羊水诊断,看胎儿是不是有这样的病,这种诊断检查从怀孕两个月到胎儿出生前都可以做;三级预防就是对新生儿进行筛查,如果孕前、孕期两次机会都错过了,就要抓住新生儿筛查的关键环节,滴一滴血就可以知道其是否患有PKU病。这三级预防互相促进,不能互相替代。其中,产前诊断是目前预防出生缺陷最有效的手段。
由于新生儿筛查由家属自愿选择,我省现在每月接受筛查的新生儿比例为70%,仍有一些家长忽略这一过程,这对PKU的防治极为不利。
出路:建立PKU管理体系
廖世秀说,孩子患了PKU,最痛苦的是家长,由于目前没有治疗PKU的特效药,患儿家长往往很无助。当前,我国没有PKU防治专业队伍,许多省级医院没有医学遗传专业。
近年来,PKU成为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规定的筛查病种之一。“苯丙酮尿症患儿特殊奶粉补助项目”是国内首个关注PKU患儿的项目,并为中西部地区募集的500多名贫困PKU患儿免费提供了无苯丙氨酸配方奶粉补助,建立了规范的PKU治疗随访和管理体系。该项目为患儿提供统一的PKU专用病历,建立规范的管理档案;为患儿家长提供膳食管理手册,帮助他们在家中管理患儿膳食。
据统计,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项目补助的PKU患儿与该地区同期确诊的血浓度相同的PKU患儿之间的比例为51.68%,在农村这个比例高达60.46%,补助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94.24%受补助的PKU患儿能够坚持治疗;受补助的患儿体格和智力发育正常比例分别高达94.19%和94.26%。
2013年年底,bet36体育投注:PKU患儿的治疗被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但这种补助只针对3岁以下的农村患儿,没有针对城镇患儿及3岁以上患儿的救助措施。目前,有些国家已将PKU列为罕见病,治疗费用由政府负担。
廖世秀认为,防治PKU,需要整个社会重视起来;要加大省级医院医学遗传专业建设力度,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医院和患者家属都要“抢速度、拼耐力”,打好防治PKU“持久战”。
http://www.yywsb.com/article/201405/117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