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天气逐渐凉爽,“三伏贴”的热度也渐渐消退。在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皮肤科门诊,知名专家李振鲁医生见到一个“三伏贴”后皮肤异常的七旬老太太,老人的家人说她得了“怪病”。
“三伏贴”后起红疙瘩,竟然“跨年”
检查皮肤情况时,医生看到,老人前胸后背总共十几处位置,均有小红疙瘩,有的还有小水疱,看起来像是“三伏贴”后皮肤过敏。老人子女的介绍却令人惊诧了:老人并不是今年贴了“三伏贴”,皮肤上那十几处,是去年夏天贴的位置。详细询问病史,老人说自己一到冬季就有手脚冰凉、频繁感冒等情况,所以在去年夏天头伏贴了一次“三伏贴”。贴了不到半天觉得有些刺痛难受,就揭掉了。当时皮肤上出现了发红、水疱、小红点等情况。在当地医院就诊后,按照过敏进行了对症处理,开了抗过敏口服药和药膏,大约1个月后消退。自那时到现在,老人再没贴过“三伏贴”,但是,却发现同样的位置、同样的症状,反复出现,这已经是第三次。家人对此十分困惑和惶恐,感觉得了“怪病”,赶紧带老人到省医就诊。
“有记性”“有经验”的皮肤
李振鲁向患者和家人解释,这不是什么“怪病”,而是皮肤的一项能力:记忆能力。如果某些部位的皮肤遭遇刺激过敏时,皮肤会以水疱或者红疙瘩等形式表现出防御姿态。同时这种不良刺激它会默默记下来,遇到类似情境或者刺激,皮肤会按照记忆再次调动身体的“防御部队”,“很有经验地”在同样位置做出同样的反应。要想预防此类情况再次出现,最好能找到当时“三伏贴”里面的各项成分,避免再次接触当时“三伏贴”里面一种或者几种成分的药品,这个接触不仅仅是指不再贴,还得包括不再吸入或者口服。由于患者是去年贴的,而且“三伏贴”每家医院和中药馆都会有自己不同的配方或者加入秘方,无法查清楚具体药物。所以,目前只能建议患者尽量避免接触或者使用“三伏贴”常用药物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等,同时予以抗过敏治疗。
你的皮肤“有记性”吗?
贴“三伏贴”的人很多,遇到过敏反应的也有一些,为啥别人当时过敏治好了就不再犯呢?医生打一个比方,人和人之间是有区别的:小朋友之间,如果发生争吵等不愉快,有的孩子一笑置之,转头就忘;有的孩子会“记仇”一段时间,看到对方就会冷言冷语。不同人的皮肤也是类似的区别。大部分人的皮肤遭遇了不良刺激后,经过治疗就彻底好了。有些人的皮肤比较“有记性”,对不良刺激“耿耿于怀”,一旦遇到类似刺激,立即把之前“应对经验”拿出来,提醒你又遇到坏家伙了,赶紧防御。小提醒:秋天到了,天气干燥,每天清洁皮肤后滋润补水护肤品赶紧用上,外出游玩注意防晒防蚊虫叮咬,不要自己挤痘痘以免引发感染。(宣传部 尹沅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