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肾脏病日以“及早发现,保护肾脏健康”为主题,再次提醒我们关注这个默默奉献的器官。肾脏虽小,却是人体内最勤劳的“净化工厂”,维持生命的基本平衡。然而,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约每10人中就有1人患病。了解肾脏的功能与异常信号,是守护健康的第一步。
一、肾脏的四大核心功能
1.排毒与净化
肾脏如同24小时工作的“清洁工”,通过肾小球过滤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还能回收葡萄糖、氨基酸等有用物质,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若肾功能受损,毒素堆积会引发全身性危害。
2.血压调节
肾脏分泌的肾素是调节血压的关键激素。它能收缩血管、调控血容量,长期肾脏问题可能导致顽固性高血压。
3.骨骼健康守护者
肾脏激活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并调节血磷水平。肾功能下降时,易出现骨质疏松、骨痛等问题。
4.造血助手
肾脏分泌一种促进造血的物质“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肾病患者常因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而贫血,表现为疲劳、面色苍白。
二、肾脏异常常见的预警信号
肾脏疾病早期症状隐蔽,不易发现,但出现以下表现时,需要警惕,及时就医。
1.尿液异常
(1)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细小泡沫且久不消散(提示蛋白尿)。
(2)血尿或浑浊尿:尿液呈洗肉水色、茶色或浑浊(可能为感染或结石)。
(3)尿量变化:夜尿增多、尿频尿急,或尿量突然减少。
(4)水肿:眼睑、脚踝或下肢持续性肿胀,按压后凹陷难恢复,可能因肾脏排水功能下降导致。
(5)疲劳与贫血:无明确原因的乏力、头晕,可能是肾脏造血功能受损的信号。
(6)血压失控: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尤其伴随其他症状时,需排查肾性高血压。
(7)皮肤瘙痒:毒素蓄积刺激皮肤神经,引发顽固性瘙痒。
(8)腰痛或腹部不适:肾结石、感染或积水可能导致单侧腰背部钝痛或绞痛。
三、损伤肾脏的行为排行榜
以下行为对肾脏有损伤,请大家一定要避开,保护好我们的肾脏。
1.憋尿:增加感染和肾结石风险。
2.熬夜:影响肾脏自我修复,加速功能衰退。
3.高盐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过滤负担,诱发结石。
4.滥用药物:止痛药、抗生素、不明成分中药等都可能损伤肾脏。
5.饮水不足:尿液浓缩易形成结石,每日建议饮水1500~2000ml(肾病者遵医嘱)。
四、保护肾脏的三大行动指南
1.定期筛查
高危人群(糖尿病、高血压、肥胖者)每年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普通人群可通过“一泡尿(尿检)、一根表(测血压)、一管血(肌酐检测)”初步评估肾脏健康。
2.健康的生活方式
(1)饮食:低盐(每日<5克)、适量蛋白(优先选择鱼、蛋、豆类等),减少食用加工食品。
(2)作息:建议每日23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时间。
3.运动
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引发横纹肌溶解。
肾脏是生命平衡的“沉默守护者”,它的损伤往往不可逆。从今天起,戒掉伤肾习惯,关注身体信号,让健康从“肾”边开始。正如2025年世界肾脏病日所呼吁的:及早发现,就是最好的保护!(肾内科 王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