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车上整整齐齐,物品柜里干干净净,患者心里舒舒服服……一走进骨科病房,温馨体贴的感觉就油然而生:到处都有巧妙实用的小发明和小创造,到处都能体现出人文关怀,这都是骨三病区护士长张俊娟等医护人员智慧的结晶。
小到治疗车上的固定架,大到充气式可调节下肢体位垫,小发明解决大问题,不仅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方便,更给患者带来了舒心和健康。一次次细心的观察,一次次睿智的思考,一次次理论与实践的激情碰撞,10余项发明创造,8项国家专利,让张俊娟俨然成了一位“发明家”。
扎根临床的灵感
熟悉张俊娟的人都知道,她的发明用于临床,灵感源于临床。护士推着治疗车穿梭于病房,放在上面的塑料输液瓶容易倒下来,既影响美观又带来不安全因素。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把输液瓶固定起来?说干就干,她巧思妙想、设计方案,请木工房的师傅用铁丝扎成一个个小圈固定在治疗车上,输液瓶放进去后稳稳当当的,一个简单实用的发明创造就诞生了。
CT、核磁等检查片面积比较大,抽屉放不下,卷起来取用时不方便。张俊娟就设计、制作了一个可以挂在病床床头的“扁盒”,检查片放进去,露出来一个“头儿”,大夫查房时就可以随时取出来阅片。检查片存储盒造好了,解决了片子“无处可放”的问题。但张俊娟还精益求精,她对盒子做了进一步改造,材质由金属变成塑料,盒子外侧的壁做得浅一些,这样不仅使盒子变得轻便,也使得X光片等较小的检查片也能拿取方便。
除此之外,张俊娟还发明了抗逆流气囊颈托、医用颈托棉套、鼻部冷敷袋、儿童用可拆卸式悬吊牵引裤和下肢术后冰敷袋等,其中8项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在bet36体育投注:第一届护理用品创新大赛上,她的参赛作品荣获二等奖,在第二届比赛上,她参赛的6项作品,荣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
滋养创造的沃土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在“创先争优”专题中报道了我院的先进做法,张俊娟护士长“一切从病人需要出发”搞发明创造的事迹也广为人知。
受到如此关注,每当有人问她有啥秘诀时,张俊娟总是笑着说:“啥秘诀都没有,只要时刻想着患者就会有发现,就会有收获。医院召开科技大会支持科技创新,护理部组织创新大赛鼓励创新,科主任郑稼、副主任罗建平和我们的护理团队也给了我极大帮助。”
在这种沃土的滋润下,不光张俊娟有发明创造,我院很多临床护理人员都有发明创造。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以来,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潜心钻研,不断探索,捕捉创新灵感,在护理用具、护理设施、护理管理、工作流程等优质护理服务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实惠,还在全省护理用品创新大赛上屡屡折桂。
处处留心的慧眼
勤思考、爱钻研,干什么就专注什么,这也许就是张俊娟的制胜法宝。处处留心皆学问,工作中、上下班的路上、休息时,都是她迸发灵感的好时候。
看到超市的货架上有一个个小槽可以把货物规整得整整齐齐,张俊娟就赶紧把科室里的储物柜进行改造。平时很少看电视节目的她,却对央视的“我爱发明”栏目情有独钟,几乎每期必看。久而久之,眼光变“毒”了,思路打开了,发明创造自然就出来了。
善发现、善思考、善动手的张俊娟追求着优质和高效,她从不满足于“有什么就用什么”,而总是致力于“想到什么就敢于创造什么”。用着自己的发明创造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可张俊娟还是不满足,她还要对这些发明进一步完善和改造,争取把专利转化为产品,造福bet36体育在线的患者。 (邢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