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

图片

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河南模式”在攀越-记我院蓬勃发展的介入团队

时间:2013-12-16

他们的专家受邀到北京、长沙和广州等地的著名医院做手术,他们的学术论文入选国家科技部“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F5000),他们开展的高难度手术例数在全球遥遥领先,他们的研究成果被《欧洲放射学杂志》誉为标志性文献。

这就是李天晓带领的bet36体育在线_bet36体育投注介入团队。自2004年介入科成立,短短9年时间,他们在奋进中崛起,由原来的25张床逐步发展成为拥有3个专业、4个病区、200张床位,集门诊、病房、手术室于一体的bet36体育投注:介入治疗中心。

在省卫生厅和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他们打造出了“临床化、专业化、规范化”的介入发展模式——“河南模式”。该模式得到国内外著名专家的高度认可,并在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上被认为是能够真正发展和壮大介入治疗学科的最佳及理想模式。

熠熠生辉的顶尖技术

致命的血栓从心脏脱落,顺着大动脉入侵到大脑,不偏不倚“卡”在脑干基底动脉上;83岁的高龄患者顿时出现深度昏迷,疼痛刺激毫无反应,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差,呼吸几乎衰竭。

李天晓团队把取栓支架(俗称“机械手”)从微导管送到患者脑干基底动脉尖端栓塞部位,顺利取出了两块血栓,脑血管立即恢复了畅通。6小时后,患者瞳孔大小基本恢复正常,对光反射灵敏,已经能跟前来病房探视的亲友握手。第二天清晨,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四肢肌力恢复正常。

前不久,李天晓团队做的这例“机械手”取栓术震惊了业内。自2010年在全国率先开展这一技术以来,已经使近50名生还率极低的基底动脉栓塞患者获得重生,良好恢复率达55%。这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长期以来,如果脑梗患者超过“时间窗”,就会被认为失去了机械开通的机会,只能通过姑息治疗“听天由命”。李天晓团队经过刻苦钻研后发现,通过评估和甄别,一部分患者仍然有手术开通的条件。这就是他们开展的另外一个国际领先的技术——非急性期基底动脉闭塞的再通治疗。这项技术开展后,手术例数很快做到世界第一,仅这一项技术的研究使他们发表了3篇SCI文章和5篇中华及核心期刊文章,李天晓还受邀到世界神经介入大会上介绍先进经验。

大脑密密麻麻分布着各种血管,这些血管弯弯曲曲、枝枝蔓蔓,血管壁薄、易损伤,在这样的地方放支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与西方国家不同,脑动脉狭窄是中国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李天晓团队做了540多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放支架术”。据国际权威专家及有关机构统计,李天晓团队使用的国际唯一批准颅内专用Wingspan自膨式颅内支架的数量居全球单中心第一。

气势如虹的精英团队

一人强不是强,团队强才是强。早在2006年,李天晓就把介入专业分为神经、血管和肿瘤微创三个亚专业方向。除此之外,他还引进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和心外科的专家,逐渐把科室建设成以疾病为中心、介入医师为主导的临床科室。要想了解这个团队,就要看他们“各怀绝技”的团队成员。

“火车头”李天晓,介入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介入技术管理专家组成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全国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省医学会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省科技成果奖7项,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150余篇,主编了国内首部《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学》、《介入医学》等专著。

“周围血管之王”翟水亭,血管外科主任,省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攻方向:周围血管疾病的血管腔内和外科治疗;利用介入方法治疗布—卡氏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等在国内处领先地位。低压球囊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血管成形术治疗肾性高血压等分别填补了我省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空白。

“机械手”朱良付,介入科副主任,bet36体育投注: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筛查及防治工程委员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永远不知劳累和辛苦,总是忙碌于急性脑梗死抢救的第一线,擅长各种急性、慢性及重型脑血管病诊断、预防和治疗,并熟悉神经系统炎症、脱髓鞘病、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神经症、变性病、遗传病、癫痫病等诊疗。

“肿瘤克星”曹会存,副主任医师,省抗癌协会介入诊疗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擅长:各类恶性肿瘤的介入诊断及治疗,部分周围性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恶性狭窄的介入治疗等。

“介入超人”薛绛宇,省医学会介入治疗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学组副组长。利用介入技术治疗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率先在省内开展脑血管病杂交手术,曾获得bet36体育投注:神经外科基金奖。

“支架大王”王子亮,bet36体育投注:医学会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专长神经介入治疗,尤其在脑动脉硬化狭窄性疾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治疗手术过百例。

“栓塞大王”白卫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bet36体育投注:介入医学会神经学组秘书长。先后在北京安贞医院和韩国Asan医疗中心学习心导管和神经介入技术。对常见脑血管病尤其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有专长。

“完美追求者”冯英璞,介入科护士长,bet36体育投注:护理学会介入护理学组副组长。曾先后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长”等荣誉称号。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5部。参与科研多项,获国家专利一项。

浩瀚如海的宽广胸怀

胸怀有多大,事业就会有多大。和“大树底下寸草不生”截然不同,在李天晓的带动下,介入科是“大树旁边还有森林”。发现机会、创造机会,再把机会让给别人,这就是李天晓的一贯作风。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介入科在建立之初即按照大学科亚专业的模式发展,9年来经过彻底的临床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走出了全国领先的成熟的学科化亚专业发展模式。

科室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影响力。定期选派专业医生到国外研修,学习先进经验,了解介入领域国际动态,建立业务往来关系。我院介入科的发展模式和技术水平吸引了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苏州大学一附院等医院的技术骨干前来进修学习。

有宽广的胸怀,才有这些引以为傲的成绩:2006年,介入科成为由卫计委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批准的全国仅有的6家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之一;2011年介入科承办国际首届神经介入大会,标志着河南介入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2013年,遵照卫计委指示推行介入准入制度,李天晓带领团队承担督导监督任务。

在创新中发展,在奋进中攀越,介入科正是凭借高瞻远瞩的理念,全面开展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将“河南模式”发扬光大,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介入事业不断开启新天地。                            

(邢永田)